泥巴路“变身”水泥道 “宽”了民心富了产业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4-06-27

“道路修好了,农机设备直接开到田边,以后我们运稻谷、葡萄等农产品方便多了,感谢人大代表的助力。”象州县寺村镇中团村群众朱秀春看着这条修好的产业路,脸上流露出满满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寺村镇中团村委至雷山脚产业路已硬化

群众朱秀春口中的那条路,就是寺村镇中团村委至雷山脚的产业路,虽只有1.5公里,但那是周边1200余名群众生产、出行的主要道路,涉及中团、白木、桥塘等自然村1000多亩耕地的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农产品销售。此前,该道路未硬化时,遇到雨天湿滑泥泞,晴天尘土飞扬,群众生产出行极不方便,特别是有两处上坡路段,雨天道路泥泞不堪,多年发生由于车辆无法通行造成成熟果子烂在田间地头现象,给群众造成很大的损失,对道路实施硬化刻不容缓。

寺村镇王院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中团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主任谭克灵跟往常一样,在中团村走访选民时,了解到群众多年的“心病”就是这条未修的产业路,大家都期盼着修好后方便发展生产及出行。

去年10月,在王院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举行的“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民情沟通会上,中团村朱秀春、李若权、姚守填等多名村民代表提出了“关于中团村委至雷山脚产业路硬化的建议”,参会的人大代表认真听取了群众的意见,并票决将此意见建议纳入重点意见建议办理。会后,镇党委人大政府共同发力向象州县委统战部(民宗局)争取到中央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54万元,于今年4月开工建设中团村委至雷山脚的产业路。

寺村镇中团村委至雷山脚产业路硬化中

在修路过程中,人大代表的身影随处可见,覃顺平、陆爱秀等驻站人大代表主动到不配合的群众家中做思想工作,并积极联系镇相关业务部门和施工单位,每天跟踪督促工程进度。在人大代表的有力推动下,目前这条产业路已全部建好。路修好后,不仅改善了中团、白木、桥塘村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还提升了村容村貌,也给群众出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同时,该项目的实施也体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与乡村振兴融合式发展,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进步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站在中团村路口,放眼望去,这条新建的产业路蜿蜒山间,犹如一条银色的巨龙,将给中团村群众带去“致富”的希望。

图文:韦晓兰  

初审:韦晓兰  

终审:蒙建彪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