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志宁:“守好人民心”的基层躬耕人
“感谢瑶哥,各村屯洗衣棚上的灯全部亮了,村民再也不用咬着电筒了。”村里的党总支部书记感动地说。这位 “瑶哥”,就是象州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大乐镇第五届人大代表、大乐镇党委书记覃志宁。
“认准的事一定要做好。”安装路灯只是覃志宁落实民生实事的一个缩影,他凭着这样一股劲儿,带领着干部群众一起躬耕沃野,而今这里已是繁花静开——自治区级生态镇、文明镇、卫生村,市级第一批党史学习教育基地,80%的村集体经济超10万元。
筑牢根基,夯实乡村治理“稳定基石”。只有深入了解民情民意,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乡村治理上,覃志宁积极开展“问需于民”活动,走访联系选民,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经过充分的调研后,他提出了《关于建立大棚果蔬产业园分拣中心的建议》《关于建立双告汽车露营基地助推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等。为确保这些项目顺利完工,他通过召开约见会、专题询问等方式加强跟踪监督。2023年,大乐镇完成新建大棚产业园分拣中心等7个乡村振兴项目;建成落脉村人饮水源头重建、大乐社区管网改造、侣塘村道路治理等6个“一事一议”项目,并争取移民项目资金937万元实施六回村凉亭、庙鸡村产业路等4个项目,村容村貌不断提升。
真抓实干,点燃特色产业“致富引擎”。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覃志宁的带领下,大乐镇紧紧围绕县委“12313”工作思路,紧扣生态农业产业重镇的目标,一张蓝图绘到底,明确了“1+6+N”产业功能格局,即一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六个千亩基地,N个百亩产业基地。2023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达到2.76万亩,甘蔗种植面积0.20万亩,水果面积4.20万亩。建成200亩集体经济大棚果蔬产业园,引导全镇11个行政村联营合作社与公司合作。2023年6月,大乐镇集体经济大棚果蔬产业园举行首次分红大会,每个行政村获得2万元村集体经济分红,并为55名脱贫人员解决了就业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在寻找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结合上,大乐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发展侣塘大米、花生油等农特产品,侣塘村集体经济更是突破100万元大关,成为象州县第一个“百万元”村,该特色农产品登上了中国首档美丽乡村公益节目并获中国县域经济报刊登推介。
勇毅前行,书写文旅发展“崭新篇章”。大乐镇作为象州县的东大门,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人杰地灵,覃志宁深知必须紧紧围绕象州县农文旅体康融合发展思路,做好大乐文旅文章。他全方位谋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完善长村湖生态旅游景区规划、谋划双告4C级房车营地项目和落脉河生态旅游景区项目,同时多次入户走访调研大乐彩调和非遗文化,2023年,大乐社区戏剧队编排的桂剧《审舅舅》荣获来宾市“清廉政·树家风”曲艺大赛一等奖。大乐镇木雕制作技艺和甘王庙会的传承人获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大乐镇彩调非遗传承人荣获来宾市乡村工匠称号。双告村4C级房车营地文旅项目落地大乐镇。长村湖景区获评2023年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文字:覃湘林
初审:覃湘林
终审:盘妮云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