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逐梦践初心 履职担当谋发展
——记遂意乡十三届人大代表蓝斯承
返乡逐梦践初心,代表担当谱新篇。在忻城县遂意乡南康村的大山中,有这样一位心怀桑梓、情系乡亲的人物——遂意乡十三届人大代表、南康村党总支书记蓝斯承。
“能让乡亲们在家门口有事做、有钱赚,就是我回来的意义。”谈及返乡初衷,蓝斯承的话语朴实而坚定。曾在外拥有高薪工作的他,始终牵挂着家乡的发展,2021年,他毅然放弃城市优渥条件,回到故土牵头发展养牛产业和毛木耳产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用实干担当诠释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情牵故土,毅然返乡谋发展
曾经,蓝斯承在城市职场中一路拼搏,凭借自身的努力和才华,在广西沿海铁路行业拥有了令人羡慕的高薪工作和舒适的生活。然而,每当他回想起家乡那片熟悉的土地,看到乡亲们渴望发展的眼神,心中的思乡之情和责任感便愈发强烈。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城市的繁华,回到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面对质疑,他只说了一句:“我是人大代表,人民选我,我就该回到人民中间。”
产业领航,开辟乡村致富路
在产业发展中,蓝斯承既是“领航员”也是“勤务员”。他没有盲目跟风,而是深入调研,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发展养牛产业和毛木耳产业。他四处奔走,学习先进的养殖和种植技术,克服资金短缺、技术难题等重重困难,逐步建立起养牛场和毛木耳种植基地。
2021年,发展育肥牛产业时,蓝斯承建立规模化养殖基地,推行“村集体+农户”模式,让村民既能通过村集体经济入股分红,又能在“牛场”务工增收。他注重牛群的健康管理和品种改良,提高养殖效益,还探索出一条“养殖+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模式,将牛肉进行深加工,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2024年,蓝斯承到柳城县广西绿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考察市场,引进优质菌种,利用村委旁的600平方米废弃教学楼及空地搭建标准化种植大棚,建立“村集体+企业+基地+村民”的经营模式,还邀请农技专家上门指导,解决技术难题,严格把控生产环节,确保毛木耳的品质和产量,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将毛木耳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如今,毛木耳产业已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之一,不仅带动村民增收,还提升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带富乡邻,彰显代表新风采
“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是人大代表最硬的履职答卷。”蓝斯承深知,一个人的富裕不算富,只有带领乡亲们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成功。他始终把乡亲们的利益放在首位,为村民传授种植和养殖技术,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如今,南康村养牛基地存栏量稳定在100头以上,毛木耳产业年产出量达2万斤,两大产业共为村里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辐射带动周边30余户村民实现增收,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较此前增长5万元,昔日的“空壳村”变成了如今的“致富村”。
技术培训,书写履职新答卷
蓝斯承还在南康村人大代表联络站设立“共富课堂”,每季度开设一天为技术培训日,帮助群众掌握实用技能,打通从“想学”到“会干”的通道,让增收有方向、致富有点子。2023年,蓝斯承获评为“乡村振兴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作为人大代表,就得把群众的事放在心坎上,作为村党总支书记,更要带领大家蹚出一条增收路。”蓝斯承用返乡创业的实际行动,激活了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更以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写下生动的“为民答卷”,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的风采。
文字:黄安琪
初审:莫聂强
终审:莫晗璐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