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 实干践初心

​——记武宣县二塘镇人大代表方升建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5-08-31

在武宣县二塘镇朗村,有这样一位深受群众信赖的“领头雁”,他曾身着戎装保家卫国,退役后扎根乡土为民谋福;他是群众心声的倾听者,更是乡村振兴的践行者,他就是武宣县二塘镇县、镇人大代表,朗村党总支部书记、村民委主任方升建。多年来,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将军人的钢铁意志注入乡村振兴的征程,用实干诠释着“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盘活资源,激活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方升建深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他充分发挥自身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立足朗村实际,积极挖掘村集体资源潜力,探索出一条盘活闲置资产、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他将村集体柴塘出租给广西欣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用于安装光伏工程,成功收获第一期五年承包租金160441元。同时,积极协调本村土地承包事宜,使村民承包土地租金合计收入139420.96元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朗村全年村集体收入达到52.66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的显著增长。

此外,方升建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促成朗村与武宣博宣公司签订订单农业合作,带领全村种植2.6万亩糖料蔗,每年统一收购进厂甘蔗约13万吨,占全县糖料产业收成的十分之一,为全县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他还流转311亩土地发展麻竹种植,并引进竹笋加工企业,不仅让村集体每年获得15.861万元收益,还为50多名困难群众提供了就近就业岗位,实现“家门口”就业,有效增加村民收入,带动产业蓬勃发展。

为民谋福,绘就乡村宜居新画卷

“路通了,心也畅了。”这是朗村村民对道路硬化工程最朴实的评价。

2024年,方升建积极推动村内2.5公里主要道路硬化工程,彻底解决村民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难题。他还积极争取海河集团支持,对村委大楼前688平方米区域进行硬化,打造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完善基础设施方面,方升建从未停下脚步。今年,他组织力量对36盏损坏路灯进行维修,并新增20盏路灯,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早在2021年,他就动员本地网红为村里捐赠200盏路灯,还新建朗村牌坊大门。同时,广泛开展绿化行动,种植70棵绿化树木,进一步提升村庄“颜值”。

在民生保障上,方升建也事无巨细。2023年,他争取到人大资金30000元,新建村委前面鱼塘围栏,消除了安全隐患;每年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为民修建约8000米水利渠道,争取资金1.5万元修整桥梁,修建蔗区道路约45公里,投入资金约20万元,通过“一事一议”项目争取到10公里道路建设,切实解决村民生产生活中的诸多难题。

履职尽责,架起党群“连心桥”

作为人大代表,方升建积极参加主题进站活动,累计达12次,在例会上提交重点意见建议4条,通过“智慧来宾人大”APP提出意见建议7条,内容涉及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切实为群众发声。同时耐心倾听群众诉求,认真记录群众心声,将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

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方升建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他积极调解村内各类矛盾纠纷19起,成功调解15起,有效维护村庄的和谐稳定,营造邻里和睦、乡风文明的良好氛围。

方升建还积极挖掘朗村特色产业发展潜力,利用村里土地资源丰富的优势,鼓励村民发展肉牛养殖,目前村中已有养殖场12家,年出栏70多头,创收140多万元,存栏100多头;依托甘蔗叶资源,发展黑山羊养殖,现存栏350头,预计收入45万元,为村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从军人到人大代表、从“兵哥哥”到“当家人”,身份在变,方升建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未改。他用实干与担当,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带领朗村村民向着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断迈进,成为群众心中当之无愧的“好代表”“好书记”。

文字:莫彩琼

初审:廖秋菊

终审:熊绍武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