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村子一天天变好,比啥都强”
——记象州县人大代表黄贺贤
黄贺贤于2014年开始担任象州县马坪镇古路村委副主任,2021年换届选举后担任村党总支部副书记,2023年8月补选为村党总支部书记,2024年3月补选为县人大代表。
今年7月的一天,在古路村委会议室里,黄贺贤正与柳覃高速项目方、县三高办人员协商征地补偿款细节。这位52岁的村书记裤脚上还沾着未干的泥浆印子,脸庞晒得黝黑,头上的白发比同龄人多出不少——这是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为村子大小事务操劳留下的印记。
在村委工作的10多年里,黄贺贤将“为村民谋福祉”刻在心间,用一双沾满泥土的脚板,丈量着古路村的振兴之路,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扎根乡土、担当作为的初心。
心系民生解难题 泥腿丈量“忧心事”
“当村书记,就得先解决乡亲们心头的疙瘩,把‘忧心’变‘舒心’。”这是黄贺贤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也用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承诺。
古路村是距离马坪集镇最远的村庄,山多路远,村级基础设施一度滞后,尤其是洞村屯的排污问题,像块大石头压在村民心上。
“以前那个味儿啊,夏天蚊子多,一下雨就涝,浇地也犯难,别提多闹心了。”村民廖玉富回忆道。
群众的痛点,就是工作的重点。2024年10月,在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主题活动中,黄贺贤等代表在民情沟通会上提出《关于建设洞村屯村前排污、防洪、排灌水利渠道项目的建议》,积极为民发声。年底,黄贺贤再次带着村委干部调研走访,收集村情民意,形成调研报告。
今年2月,在参加象州县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黄贺贤领衔4名代表提出《关于修建洞村六古水利灌溉渠道的建议》。马坪镇将该建议纳入“一事一议”项目计划,并争取到农村公益事业财政奖补项目28万元。
“一事一议”争取资金不易,更难的还在后面。修水渠要占用10户村民的菜园、桉树林和竹林,阻力不小。
“凭啥占我家地?”面对质疑,黄贺贤和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掰着指头讲水渠修通后大家共同受益的长远账。
“黄书记磨破了嘴皮子,道理讲得透,咱不能光顾着自家那点小菜地。”最终,村民们的思想疙瘩解开了。28万元资金争取到位,水渠顺利完工。
如今,洞村屯环境焕然一新,污水有了出路,内涝少了,灌溉方便了,廖玉富和乡亲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环境好了,日子也顺心了!”
算好“经济账” 油茶林里蹚富路
口袋鼓起来,才是硬道理。如何带领村民增收?黄贺贤把目光投向适合本地、效益长远的油茶产业。
“油茶是‘懒人庄稼’,管护省心,种下去六七年就进入稳定丰产期,是条长久的致富路。”他看准了这一点。
可村民有顾虑:“种桉树来钱快,油茶等得及吗?”黄贺贤不急不躁,再次当起“算账先生”。他走进农户家,掏出小本本细细算:“政府每亩补贴1000元,丰产后保守估计亩产效益上千元,而且‘一次种植,几十年受益’。”实实在在的“经济账”,打消了村民的疑虑。
两户原本犹豫的村民,带头砍了桉树,种上20多亩油茶。看到“领头雁”的决心和账本上的前景,村民们的积极性被点燃了。仅2024年,黄贺贤就带动群众新种植油茶近400亩。
如今,古路村的油茶林已发展到2000多亩,其中800多亩今年进入丰产期,成为村民增收的“绿色银行”。
壮大集体经济 “家底”厚了惠乡亲
作为村里的“当家人”,黄贺贤深知,村集体经济强了,才有能力为村民办更多实事。他通过入股联合、盘活资源(如林场租赁)、积极争取项目等多种渠道,为村集体“造血”。在他的带领下,古路村甩掉了集体经济薄弱的帽子,2024年收入突破17万元,成了县里的“进步村”。
“家底”厚了,怎么花?黄贺贤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024年,村里做了一件让大伙儿都竖大拇指的大事——首次举行村集体经济分红大会,9.87万元真金白银,发到了432户村民手中。
村民覃仕珍捏着分到的钱,笑得合不拢嘴:“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甜头,说明咱村发展得好,希望以后年年有。”
村集体经济的“活水”,源源不断地反哺村庄建设:投入20多万元发展700多亩集体油茶林,为长远发展蓄力;拿出资金维修各村路灯、整修渠道;在敬老节、三八妇女节组织暖心活动……村集体的钱袋子鼓了,村民的幸福感也节节攀升。
善用智慧化纠纷 巧解疙瘩促和谐
乡村要振兴,治理得有效。黄贺贤创新工作方法,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代表、人大代表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联合村委干部、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成立古路村委人民调解委员会,同时建立分片包户制度,让村委干部、党员代表和人大代表成为收集民情、化解矛盾的“前哨”。从过去一年到今年上半年,在他的带领下,成功调解了宅基地划分、邻里口角、征地补偿、林权归属等纠纷20余起,成功做到小事不出村。
“今年6月11日那天,印象最深,从早到晚调解了3起纠纷,忙活到晚上10点多。”黄贺贤回忆时,脸上虽有疲惫,但更多的是欣慰。
“矛盾化解了,乡亲们和气了,再累也值。”同时,他积极推动文明村创建,改善村容村貌,组织文化活动,让古路村不仅富起来,更美起来、文明起来。
“党员就得给乡亲们蹚出路子,看着村子一天天变好,比啥都强。”关于未来设想和动力,黄贺贤的回答朴实而有力。
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源于胸前闪亮的党徽,源于人大代表的担当,源于对脚下这片土地和乡亲们的深情。
在象州,还有许多像黄贺贤一样的党员和人大代表,正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奋力描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
文字:黄飞 陆干波 黄玉梅
初审:黄飞 陆干波
终审:韦雄飞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