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牵线”助农 “姜”致富路进行到底
八月武宣,热浪之中,二塘镇小林村的田间地头却洋溢着收获的欢欣。农户们弯腰采姜,动作娴熟,一株株嫩姜破土而出,清香四溢。他们手中捧着的不仅是鲜嫩的子姜,更是一年辛勤换来的丰厚回报。
小林村仅有20户种植子姜,年总产量却高达16万斤。按当前每斤4元的市场价计算,总产值达64万元。由于村庄地处偏远、山路崎岖,加上种植户多为老年人,运输不便一度成为阻碍增收的难题。“摘姜容易运姜难。”种植大户胡秀姣的感慨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困难面前,二塘镇人大代表与驻村第一书记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他们在走访中敏锐捕捉到村民的迫切需求,迅速将问题反馈至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连夜组织会议集中研讨,最终确定“引进企业,家门口收购”的帮扶方案。
代表们多方考察、积极对接,筛选有意向的企业并反复沟通,热情邀请公司负责人进村实地考察。通过不懈努力,最终与五马拦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如今,该企业的采购车辆直接开进村庄、驶向田间,从农户手中直接收购子姜,彻底解决了外销难题。
企业负责人蒙郑波表示:“通过人大代表的引荐,我们了解到小林村土质优良、气候适宜,所产子姜质地细腻、口感佳,特别适合腌制红糟酸,现在每年固定来这里收购。”
村民覃春燕欣喜地说:“再也不用奔波运姜到二塘市场了,企业直接到村里收购,省心又省力。”
说到小林姜,不得不提武宣人夏日必备的红糟姜酸——酸甜红糟配上微辣子姜,清新爽口,是当地人难忘的家乡风味。而小林子姜,正是这道传统美食的“灵魂所在”。
如今的小林村,子姜销路畅通,农户信心倍增。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二塘镇人大代表不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履职担当,更以一份姜、一片情,串联起农户与市场之间的信任桥梁,酿造出这个夏天最动人的丰收滋味。
文字:廖秋菊
初审:莫彩琼
终审:熊绍武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