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宾区人大常委会开展设施农业提质增效专项督导
为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强国建设部署,锚定农业强区建设目标。2025年4月至7月,兴宾区人大常委会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以设施农业提质增效为突破口,组织开展专项督导行动,通过“一线监督+精准服务”模式,破解发展难题,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焦难点堵点,强化全要素保障。针对设施农业项目用地审批难、灌溉配套滞后等突出问题,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韦英率调研组深入迁江镇、正龙乡等12个乡镇(街道)开展实地督导。在迁江镇黄牛养殖基地和新三智慧农业示范区,调研组现场协调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推动土地属性变更流程优化,解决项目落地难题。全区生猪养殖自动化率提升至60.71%,年出栏量占比超80%,惠及179家养殖户。
在桂中治旱工程正龙乡段,调研组重点督导灌溉管网末梢布局,推动水利、农业部门建立抗旱保灌联动机制,打通灌溉“最后一公里”。目前,该工程已稳定覆盖98.85万亩农田,保障70万亩耕地用水需求,带动32.67万亩糖料蔗基地实施水肥一体化改造,为甘蔗产业提质增效奠定基础。
聚焦优化服务,精准赋能提质效。调研组采用“解剖麻雀式”调研方法,深入益晟农业、广荣农业等5家龙头企业,针对设备升级滞后、供应链断点等问题,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中农业技术、产业规划等领域专业人才的优势,现场组织开展工艺流程诊断、政策匹配论证等精准服务,形成技术改造指导方案与供应链优化建议。在凤凰镇蓝莓基质栽培示范基地,通过导入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单产突破;桥巩镇现代水产养殖示范区则通过水质监测数字化改造,养殖效率提升30%。截至7月,全区已建成设施畜牧业项目28个、设施渔业项目10个、设施种植业项目3个,配套农产品加工物流项目7个,初步形成“生产-加工-物流”全链条生态。
聚焦监督闭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兴宾区人大常委会创新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主体、人大监督”四位一体推进机制,形成“调研-反馈-整改-复盘”全流程监督闭环。7月3日,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农业农村局、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召开专题座谈会。明确将持续聚焦农业现代化痛点,督促政府加速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发挥人大监督作用,推动传统农业向智能化转型,推动兴宾从“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跨越,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文字:潘 琦、黎丽双
初审:潘 琦
终审:莫祖才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