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装虽退志不改 为民服务映初心

——记武宣县三里镇人大代表林朝全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5-06-29

“虽然角色变了,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永远不变。”这是武宣县三里镇人大代表、三里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朝全常挂在嘴边的话。这位退伍不褪色的“兵支书”,将军人作风融入代表履职,用实干担当书写新时代人大代表的履职答卷。

建言献策的“通信兵”:架起民意“连心桥”

“林代表,咱们养殖场的路太难走了。”2023年初,在三里村白米板厂至东区养殖场的泥泞路上,养殖户的抱怨声让林朝全记在心头。这条2800米的产业路,下雨天泥泞不堪,严重影响鸭蛋运输。

林朝全立即启动“民情速递”工作法:组织村民议事会收集意见、实地勘察测量、形成代表建议。2024年,他提出的建议获得105万元乡村振兴衔接项目资金支持。如今,宽4米的水泥路直达养殖场,日均鸭蛋运输量增至4000枚。“这条路修到了心坎上。”养殖户交口称赞。

这只是林朝全履职的缩影。近年来,林朝全通过来宾人大“代表在线”APP提交建议11件,处置率100%;组织调研活动4次,项目监督8次,接待选民活动14次,真正架起了民意“连心桥”。

为民解忧的“勤务兵”:甘做群众“贴心人”

2025年旱情严峻时,三里村东岭屯500亩早稻面临绝收。林朝全带头跳进1公里长的渠道,徒手清理淤泥树枝。在他的感召下,群众自发加入抗旱队伍,新打抗旱井1口,保住了“粮袋子”。“林代表比我们更操心。”村民们感动地说。

帮助32户脱贫户落实产业奖补、为86名老人代办养老认证、调解矛盾纠纷28起……翻开林朝全的“民情日记”,密密麻麻记录着群众的急难愁盼。村民都说:“有事找林代表,准没错。”

平安守护的“特种兵”:筑牢安全“防护网”

夜幕降临,林朝全又带着巡逻队出发了。这支由人大代表、党员组成的夜巡队,三年来累计巡逻15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化解纠纷41起。

“以前晚上不敢出门,现在安心多了。”三里村村民陈大姐说。在林朝全推动下,村里建立“路灯管护微信群”,经过他的持续督办,134盏故障路灯15天内全部修复。林朝全还组建防溺水巡逻队,设置警示牌26块;开展反诈宣传,发放反诈资料950余份,守住了群众的“钱袋子”。

初心不改的“排头兵”:永葆军人本色

从保家卫国到服务乡亲,林朝全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疫情期间连续值守45天、汛期来临雨转移群众、水利项目建设全程监督质量……“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是他的座右铭。

如今的三里村,产业路四通八达,路灯明亮如昼,村民笑容洋溢。这位“兵支书”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担当,让“人民代表为人民”的誓言在乡村振兴中熠熠生辉。正如他所说:“只要群众需要,我随时都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基层人大代表最真挚的为民情怀。

文字:梁   亮

初审:陆艺炜

终审:孙海源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