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为侨胞谋幸福

——记自治区、来宾市人大代表唐国强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5-05-16

在八桂大地,侨务工作一线始终活跃着一个身影,他就是自治区、来宾市人大代表,“70后”越南归侨唐国强。作为来宾市华侨农场场长,唐国强接过老一代爱国华侨的“接力棒”,将“为侨胞谋幸福”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大代表的职责与担当,在侨务工作领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维护侨胞合法权益是为侨服务的基础。刚担任人大代表不久,唐国强就接到不少侨胞反映,由于对国内相关政策法规了解有限,在办理一些事务时常常遭遇困难,甚至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却不知如何解决。唐国强立刻组织专业的法律团队,定期到华侨农场开展法律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侨胞讲解与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建立起专门的侨胞权益保障通道,对于侨胞遇到的权益纠纷,第一时间介入调解。

作为侨界代表,唐国强积极为侨代言、积极为侨谋利,在长期和群众打交道的过程中,针对群众反映的行路难、环境差、小区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安置小区办证难等问题,他铭记于心,付诸于行。五年来,共推动解决华侨农场道路硬化8.75公里,修建健身广场三处,打造安置小区文化长廊及残疾人无障碍步道7处,协助安置户办理房产证884本,关爱帮扶慰问困难归侨1223人次,发放帮扶慰问金128.19万元,真正做到“侨有所呼,我有所应”,归侨侨眷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得到不断提升。

唐国强始终将侨胞侨眷的幸福安康作为履职核心,围绕社情民意,先后就取消来宾市二级公路收费、华侨农场体制改革、华侨农场社保养老费用减免、城市道路交通、甘蔗叶焚烧综合利用、建立秸秆露天焚烧执法处罚监管主体、糖料蔗生产保护区“非农化”整治、把全区华侨农场纳入广西乡村振兴总体战略部署,推动华侨农场高质量发展等问题领衔提出建议11条,大部分建议均得到来宾市和自治区人民政府采纳并积极推动解决。闭会期间,他积极列席市人大常委会各次会议,积极参与执法检查、代表年中、年终调研视察及进站履职活动,借助代表APP监督平台在为企业职工争取权益、整治城市建筑垃圾乱堆、人工河道污染治理方面积极发声,推动问题的整改。借助涉侨工作人大代表联系点平台优势,密切政府与群众的沟通联系,2018年以来,助推来宾高新区完成征地810亩,搬迁房屋423户、分配安置房2101套、分配非职工“三产”安置用地1233块,安置2592人,有力推进了来宾市工业园区的项目建设和安置户的安置工作,真正做到“党有号召、侨有行动”。

除了关注侨胞的物质生活,唐国强十分重视侨胞的精神文化需求。唐国强积极推动华侨农场文化建设。定期举办侨胞联谊活动、文艺演出等活动,鼓励侨胞展示自己的才艺和文化特色。每逢佳节,侨胞们身着具有异域风情的服装,表演着精彩的歌舞节目,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侨胞的业余生活,也促进了侨胞与当地居民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让侨胞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作为人大代表,唐国强经常走村入户,与侨胞们拉家常、聊生活,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需求。每一次走访,他都会认真记录侨胞们反映的问题,并及时整理成议案和建议,带到各级人代会上。多年来,他提出的关于加强侨胞社会保障、改善华侨农场基础设施等多个议案和建议,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

唐国强常说:“人大代表不仅仅是一个称号,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他的努力下,来宾市华侨农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荒地到高楼,侨胞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感和获得感日益增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人大代表对侨胞的深情厚谊,展现了新时代侨界人大代表的熠熠风采。

文字:莫园清

初审:黄志豪

终审:罗覃宾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