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坚持”持续擦亮生态底色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5-05-09

如今的武宣县,河湖清澈如镜,矿山披绿生金,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画卷徐徐展开。这背后,是武宣县人大常委会以“三坚持”联动监督机制为抓手,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中打出“组合拳”——深入调研“把脉问诊”、听取审议“靶向监督”、跟踪督办“闭环落实”,推动生态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作为”跃升,走出一条县域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坚持深入调研 精准把脉问诊

“水是生态之基,守护碧水就是守护民生底线。”武宣人大紧扣河湖水环境治理,组建专项调研组,由各专(工)委牵头深入10个乡镇、28个项目现场,聚焦河长制落实、工业企业环保、七星湖保护立法等重点领域开展“沉浸式”调研。同时,联动乡镇人大直击农村饮用水安全痛点,专题调研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情况,提出“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强化保护治理与监管”等针对性建议。

调研成果转化的“后半篇文章”尤为关键。武宣人大建立监督闭环机制,持续跟踪问效,推动县人民政府将河(湖)长制落细落实。县城区污水处理率提升至97.2%,集中式饮用水水质优良率达100%,其中,新江河(城区段)凭借水清岸绿的生态底色,成功入选“广西幸福河湖”名单,成为群众亲水休闲的打卡地。

在守护青山过程中,武宣人大创新与县政协联合调研碳酸钙、白云石等产业绿色转型,聚焦土地保护、“两违”治理等难点问题,形成15条建议并实施“链条式”监督,推动政府出台《武宣县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等系列文件,并建成以碳酸钙精深加工为主的产值超200亿元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武宣人大携手县人民检察院、县人民法院,深入近50个村屯开展涉林犯罪打击与生态司法保护调研,通过“矿山巡回法庭”“生态环境保护室”等司法创新载体,累计办理、审理环境资源案件363件,助力全社会增强法治意识,有力守护了武宣的绿水青山。

坚持听取审议 剑指问题短板

“生态环境好不好,百姓感受最直接。”武宣县人大常委会将污染防治作为年度监督“必修课”,每年常态化听取审议环境状况报告,针对工业污染、水域保护等痛点提出审议意见25条,涵盖水库水生态保护、全域禁渔等具体领域。通过建立“交办—督办—销号”机制,推动县政府制定出台水库水生态环境保护、水域全境禁渔等文件,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55.5%,人均绿地面积达11.22平方米;武宣县、三里镇双龙村分别荣获“广西森林县城”“广西森林村庄”称号,打造了粤港澳大湾区后方康养基地。

聚焦科学谋划未来发展空间蓝图,武宣人大听取审议《武宣县城总体规划(2018-2035年)》修编、国土空间规划等报告,从生态红线管控等方面提出建议6条。在常委会持续督办下,县政府优化“三区三线”划定,因地制宜做好近期、远期、远景等发展目标,致力将武宣建成以“山水画境、中留湖城”为特色的魅力滨湖旅游城市。

作为珠江流域重要水利设施,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在发挥防洪发电功能的同时,其对流域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备受关注。武宣人大连续三届将工程建设纳入监督重点,先后听取审议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武宣库区县城防护周边及七星湖保护区内用地规划执行、七星湖水上运动中心项目推进情况等工作报告,并作出决议,形成“一届接着一届督”的监督链。

2023年底,武宣库区首次达到61米正常蓄水位,形成近万亩生态湖面,不仅提升了区域防洪抗旱能力,更造就了“高峡出平湖”的生态景观。同步推进的七星湖水上运动中心项目,依托生态湖面建成国家级水上运动基地,多次成功承办全国体育赛事,还带动了周边旅游收入。   

坚持跟踪督办 督促落实整改

从审议意见“纸上落印”到整改成效“地上生根”,武宣县人大常委会以“清单化监督”为创新支点,构建“问题清单、办理落实清单、跟踪督办清单”闭环管理机制,聚焦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林产业绿色转型等重点领域,以“绣花功夫”推动监督效能向治理效能转化,自推行该模式以来,累计推动解决生态领域问题23个,建立长效机制11项。

监督贵在精准,成在闭环。武宣人大探索推行“三张清单”模式,将监督流程细化为“发现问题—交办任务—跟踪问效—销号管理”四个环节。如在跟踪督办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第二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意见整改情况、林产业发展情况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时,由常委会对应工委牵头列出问题、落实、督办三张清单并转交县政府部门。

在跟踪审议意见落实情况时,武宣人大督办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平鼓山风电场、龙从码头及各乡镇进行暗访调查,提出完善截污管网、清淤渠道、监管污水处理厂运行等整改建议6条,均被县人民政府纳入整改方案。

目前,武宣县人民政府印发了《武宣县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全县有三级林长199名、护林员181名,推行林业工作“一块牌”、森林资源“一张图”等管理模式,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仅2024年全县木材产业产值超60亿元,同比增长 24.25%,实现了“一根木材”从单一低端产品向多元中高端产品的华丽转变。

生态治理,久久为功。武宣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以“三坚持”为支点,撬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

文字:滕少娟

初审:韦舒月

终审:何升硬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