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民共治破解环境与发展困局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5-05-09

“不敢开窗,熏得人头晕,建议尽快整改”“臭得睡不着觉,能不能尽快解决”……今年3月以来,每到傍晚时分,一股粪污的异味便弥漫合山市河里镇街道,群众纷纷通过河里镇人大主席团“码上建言”、12345系统等平台反映问题。

收到反馈后,河里镇人大主席团立即联合镇纪委成立专项调研组,“闻臭溯源”查找病灶,最终在距离河里街约1公里的桉树林内找到了异味来源。泛着泡沫的黑水裹挟粪渣从数条抽水管道流入桉树林,周围蚊蝇嗡鸣,抽水管道的源头处是两座生猪养殖厂。调查发现,企业的两处养殖场生猪存栏量约3800头,日均粪污8吨,由于粪污处理池容量不足,大量粪污堆积,企业便趁着夜间将堆积的粪污通过抽水管道偷偷排放至附近的桉树林中。

一条投诉牵出两难困局,一头是环境保护,一头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如何在两者间寻找平衡点,促进二者协调发展,一场凝聚多方智慧的座谈开出了良方。4月15日,河里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召开座谈会,镇政府、镇纪委、企业负责人、人大代表、群众代表汇聚一堂,共议良策。

经过长达2个小时的激烈讨论,最终得出解决方案:刚性治标,河里镇人民政府下达《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立即叫停违规排放,限期清运积存粪污,镇人大和镇纪委全程监督;柔性疏赌,开辟绿色通道,解决养殖场化粪池建设用地问题,养殖场20天内扩建粪污处理池并增加除臭设施;循环利用,人大代表协调专用运输车将堆积的粪污集中转运至有机肥厂,联系本地以及附近迁江、平阳等乡镇有需要的果农、菜农到养殖场预约免费领取经处理后的粪污肥,解决粪污处理池扩建过渡期间养殖场粪污的排放难题。

现场,河里街道上的刺鼻异味已消失,初夏的风送来阵阵蓝楹花的芬芳。运送粪污肥的车辆驶向数片农田,政企民共治破解环境与发展的困局获得了“共赢”。这场从“臭味污染源”到“农田营养库”的转变,既突出了执法监管的力度,更彰显了服务企业的温度。

文字:周红杉

初审:陈立毅

终审:陆   康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