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守牢耕地红线
为切实守住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兴宾区石陵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进一步强化群众耕地保护意识,扎实推动全镇耕地恢复工作取得新成效。
“人大代表+宣传”,做好政策理论“传声筒”。各级人大代表结合各村(社区)实际,通过板凳会、群众会、微信群等方式,线上线下全面宣传耕地保护政策,确保政策知晓到位。同时,人大代表带头示范复耕复种引导群众全面参与耕地恢复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开展耕地恢复工作宣传400余人次,石陵镇各级人大代表参与耕地恢复60余人次。
在人大代表们的不懈努力下,石陵镇的群众逐渐树立起珍惜耕地、保护耕地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耕地保护的良好氛围。
“人大代表+记录”,搭建为民服务“连心桥”。石陵镇人大代表充分发挥好沟通、联系、协调、反映民意、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的作用,采取“代表走出去”和“群众请进来”的方式,悉心了解和记录群众在耕地保护中的实际困难和需求,收集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的意见建议,及时整理汇总转交相关部门,以推动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图斑整改精准化精细化。
“人大代表+排查”,做好耕地保护“战斗员”。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石陵镇人大主席团按照就近就便原则,把人大代表编入镇、村干部分片包干小组,与工作组一起深入群众,进行“地毯式”摸排清查,掌握图斑的实际情况,精准摸排耕地流出底数,建好撂荒地整治“一本台账”。
“人大代表+监督”,履职尽责站好“监督岗”。人大代表们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对全镇的耕地保护情况进行严格监督。代表们定期深入田间地头,查看耕地是否存在被非法占用、破坏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立即督促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有力遏制耕地被破坏的现象,为石陵镇的耕地保护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耕地,是农业发展之基、农民安身之本,更是国家稳定之要。下一步,石陵镇人大主席团将继续组织人大代表跟进撂荒地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助力石陵镇撂荒地整治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人大力量。
文字:罗莉兰
初审:罗莉兰
终审:韦 韬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