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书写履职答卷”

——记兴宾区、石陵镇人大代表陆意凌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4-09-25

她是朝气蓬勃、努力奋进的“90后”,她是任劳任怨、一心为民的村干部。她就是兴宾区、石陵镇人大代表,石陵镇陆平村委妇女委员陆意凌。

从2021年起,陆意凌便担任陆平村村干部,她始终秉承着“甘于奉献、不辞劳累为人民”的理念,把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全部熔铸于自工作中,心中装着百姓,用脚步丈量土地,为本村留守儿童、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中心工作履职尽责。

“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我将立足岗位,发挥优势,将代表履职与本职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尽心书写基层人大代表的履职答卷。”这是陆意凌担任人大代表后发表的感言。

“努力做人,用心做事”是陆意凌的代表履职格言,短短八字的朴素话语,正是她认真履职的生动缩影。

做好扎根基层的小小“螺丝钉” 

作为一名年轻基层干部,陆意凌经常走村入户,她笑容甜美,迅速与群众拉近距离。“基层村干部好比‘螺丝钉’,只有把‘钉钉子’的精神扎根村里,才能推动日常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她说。

“钉”准村情民意,解群众心头急。“作为一名村干部,就要把群众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陆意凌身体力行,经常深入村民家中熟悉情况,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需求,遇到问题积极主动解决。她特别关注“老”“幼”“病”“残”“困”等特殊群体,结合政策宣传、结对帮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第一时间摸清底数,经常性入户走访,将暖心服务做到群众心坎。

“钉”牢干部担当,倾情为民服务。村里大多数老人、小孩,不会使用智能手机,陆意凌积极与镇社保中心工作人员走村入户为村民办理电子社保卡、申领电子医保卡,帮缴代缴医保社保。她还主动帮助高龄、重病、残疾等需要特殊照顾的老年人进行养老保险认证。

“钉”紧群众民生,宣传惠民政策。自回村工作以来,陆意凌率先自我“充足电”,充分利用多渠道、平台积极学习与农村关系密切的农村方针、惠农政策及法律法规,将思想理论学习贯彻到工作实际中,提高村民对政策知晓率、参与性。她始终聚焦村民操心事、烦心事,做好政策“讲解员”。“如何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新参保?”“80岁高龄补贴如何申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补助资金需要什么材料?”这都是她日常需要为村民解答的问题,她将村民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真心实意了解和解决群众困难,赢得当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用心答好为民服务的“民生卷”

筑牢思想堡垒,撰写“思想答卷”。陆意凌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她说:“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作为人大代表,更要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进一步提升自身法律素养、法律意识,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她还主动参加人大代表法律知识培训会,以便更好地发挥代表“法律政策宣讲员”作用,使政策更快更好地到达群众心中。

守护粮食安全,撰写“助农答卷”。作为一名生长于农村的基层人大代表,陆意凌深刻体会到,履职好人大代表职责,必须兢兢业业干好本职工作,这是基础也是前提。在日常工作中,她积极践行群众路线,耐心倾听每一位群众的声音,无论是田间地头的朴素愿望,还是村头巷尾的深切期盼,她都认真记录,仔细梳理,力求将群众的利益诉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工作举措。

她主动上门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深入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工作的宝贵财富,不断推动问题解决,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参加3次撂荒地整治座谈会,陆意凌恪尽职守,积极建言献策,对石陵镇农田撂荒地整治提出意见建议,形成《关于陆平村撂荒地整治的建议》、《关于推进石陵镇撂荒地整治,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等意见建议,助力盘活撂荒地,让“良田”回归“粮田”,为保障石陵镇粮食安全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彰显代表风采,撰写“青春答卷”。自任职以来,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纽带作用,多次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做民情民意的“联络员”,与群众代表进行充分交谈、听取群众呼声,真实记录和反映群众需求,协助陆平村委开展理论宣讲、健康义诊、矛盾纠纷调解、清理水利沟渠等志愿服务活动30多场次,得到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步履所至是现场、眼中所见是情况、脑中所思是问题、笔下所写是建议。在基层一线,陆意凌用脚步丈量民情,化身为陆平村的小小“螺丝钉”,“钉”在基层治理工作的每个角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她明白,想要向上生长,必先向下扎根,认真做好群众工作,得到群众认可,以实际行动诠释一名新时代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文字:罗莉兰

初审:罗莉兰

终审:韦   韬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