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人大代表的平凡坚守

——记合山市北泗镇屯山村人大代表凌艳阳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4-08-15

连日来,北泗镇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的夜晚灯火通明。“一二三四,二二三四......”凌艳阳一边数着拍子,一边做动作进行示范讲解,教授北泗镇文艺队的姑娘们排练舞蹈《百年再起航》,迎接“八一”建军节。

凌艳阳是合山市第十届、北泗镇第三届人大代表,现任北泗镇屯山村党总支部副书记,“白天上班,晚上排练”对于她来说是家常便饭。

返乡留守明初心

凌艳阳出生于1985年,跟大多数农村妇女一样,她没有出彩的学历和工作履历,初中毕业后早早外出务工,与乡村舞台结缘,仅仅源于一次偶然的返乡。2010年,在外务工的凌艳阳由于身体原因暂时返乡休整。刚开始,她与村里的多数姐妹一样,每天百无聊赖,精神文化生活匮乏。为改善身心健康,丰富业余生活,她拾起儿时的文艺爱好,组织村内三五姐妹一起跳起广场舞。刚开始只是在自家庭院跳,后来随着参加跳舞的群众越来越多,她将阵地搬到了村屯文化广场、文化舞台,凌艳阳也开始自己编排一些舞蹈节目。

在她的带动下,屯山村逐渐热闹了起来,凌艳阳的心也慢慢“定”了下来,她决定留在家乡“舞台”上,繁荣乡村文化。她利用传统节日,积极搭建“文化舞台”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并让群众登台“唱主角”,活跃提升乡村文化氛围。与此同时,凌艳阳不忘加强自身的继续教育,先后拿到大专、本科函授学历,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家乡的本领。

志愿服务践初心

“屯山村有个妇女既会跳舞又会排舞。”2015年,这个消息在北泗镇各村逐渐流传开,凌艳阳成为北泗镇文艺队的“香饽饽”。这一年,北泗镇文艺队处于发展低谷期,队员仅有7人,文艺活动和演出质量受到极大影响。了解到文艺队的处境后,凌艳阳二话不说,发动村里的2个姐妹一起加入队伍,并主动承担文艺队的形体训练、舞蹈编排等工作。文艺队在排练演出节目的基础上,还给各村提供舞蹈培训和文艺辅导等志愿服务,其中,凌艳阳个人每年就为各村文艺队提供培训辅导72课时以上,有效带动村级文艺队伍的发展壮大,北泗镇、村文艺队伍由2015年的170人发展到现今的450人。

2019年,凌艳阳将“舞台”范围扩大到合山市,她应招入选合山市2019-2022年的“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文化志愿者,三年时间里,她尽心尽力为村屯文艺骨干和文艺爱好者提供各类舞蹈的形体训练服务;她走访各个村屯采集村民文化需求,选择性地进行辅导和培训;她组织文艺骨干开展文艺演出、文化阅读和知识讲座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履职尽责守初心

凌艳阳于2014年至2023年期间担任屯山村文体管理员,2020年以来先后任屯山村团支部书记、村委副主任、村党总支部副书记等职务,同时也是该选区人大代表。任职期间,她用心用情打造管理农家书屋、推动移风易俗,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风文明;组织申报村屯文化小广场建设等项目,参与发动村民筹资100多万元对原清朝时期古建筑——文昌阁进行恢复重建,有效提高村庄的硬件设施和文化底蕴;每年组织开展文艺演出、古榕“悦”读等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十余场次,广泛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组织村内共青团、文化志愿者等配合后盾单位开办“放牛娃的春天”公益课堂99期,义务为村内青少年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提供就业辅导、兴趣培养等课业服务,有效减轻家长的教育辅导压力,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文化惠民政策的红利,屯山村先后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村(2020—2022年)、2022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示范建设第二批“农家读书角”、2020年度来宾市五四红旗团支部、2023年来宾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优秀奖以及合山市2023年度“党旗飘扬·五星争辉”文化振兴星级村等多项荣誉。

“我只是跟其他人一样,做着平凡的事,希望能让村里越来越好。”凌艳阳谦虚地说,岗位虽不够显眼,责任意义却非凡。

在北泗镇,像凌艳阳一样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的“80后”人大代表还有很多,他们没有亮眼的“成绩单”,却用自己的方式一笔一划地为乡村这个大舞台添彩增色。乡村不断变好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馈,也是他们执着坚守的意义所在。

文字:兰就芳

初审:莫   宾

终审:陆   康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