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路上的“微光”

——记金秀瑶族自治县大樟乡第十五届人大代表盘秋芳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4-08-15

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中,有这样一幅小画:朝阳和晚霞里倒映着一个瘦小的身影,骑着摩托车,每天穿行于象州县中平镇、百丈乡、金秀瑶族自治县大樟乡,风雨无阻,十六年从不间断。她就是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的人大代表盘秋芳。

盘秋芳,大樟乡第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双化村党总支部书记。她每天从双化村的上坪屯家中到双化村委所在地高椅屯工作,往返需要骑行120多里山路,途径象州县中平镇、百丈乡、金秀瑶族自治县大樟乡三个乡镇,翻越无数个山头。她既是乡村振兴发展的见证者,更是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在擘画乡村振兴的画卷上,她扛着人大代表的职责,践行初心,在她的努力下,双化村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精准把脉,科学规划产业蓝图。双化村地处大樟乡东北部,距乡政府驻地20公里,整村156户535人,其中脱贫户68户249人,2016年贫困发生率为39%,属于深度贫困村。由于地处大山深处和历史原因,该村经济发力不足,产业结构单一,大多数青年选择外出务工。基于现状,盘秋芳心系乡土,情牵百姓,经常穿梭于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与村民促膝长谈,倾听他们的心声。通过细致的调研和广泛听取民意,盘秋芳准确把握双化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制定了双化村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和村规民约,并成立合作社,创造性地提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团结带领群众打造了双化云岭油茶林业示范园,推动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目前,示范园种植油茶720亩、蓝莓80亩;发展林下经济多元化种植生姜85亩、芋头84亩、七彩椒70亩、豆角300多亩等,直接受益群众30户92人,其中脱贫户10户42人,直接带动群众年人均增收5000多元。在她的带领下,双化村于2019年整村脱贫摘帽。盘秋芳利用现有优势整合资源,积极推动发展乡村旅游新业态,打造休闲娱乐、文化创意与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现代农业等紧密结合新模式,为乡村产业振兴绘制了清晰的蓝图,隐居城外的小山村爆发出新的活力。

心系民族团结,共绘和谐画卷。由于历史原因,金秀瑶族自治县大樟乡双化村上坪屯与象州县中平镇大架村上坪屯是多民族聚居村屯,两县共治。其中金秀瑶族自治县大樟乡双化村上坪屯31户130人,象州县中平镇大架村上坪屯139户475人,汉族、壮族、瑶族、苗族多民族交错杂居,是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聚居的缩影。同一村屯多民族群众交往语言不同、风俗民情各异,为了两村共同交流交往,盘秋芳积极搭建平台,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活动。她发起成立了“民族团结互助小组”,鼓励各族群众加入其中,通过共同学习、共同劳动、共同娱乐等方式增进了解、加深友谊;她还积极协调资源,邀请村屯老人为群众讲解两县不同民族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进一步增进各族群众对彼此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上坪村无公共活动室,不利于两县多民族群众团结进步交流,盘秋芳多次向两县沟通协调、筹措资金,组织两县群众商讨、协调地块。她的行动感染了上坪屯的群众,他们热情高涨,团结一致申请公共活动室项目建设,目前项目已下达资金60万元,进场施工。公共活动室的建设为促进两县群众交流交融和多民族团结进步提供了坚强保障,增进了两县群众的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群众心中落地生根。

盘秋芳还多次组织文化交流、民族节庆活动,促进两县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在她的带动协调下,2024年4月,来宾市政协、象州县政协、金秀瑶族自治县政协联合在上坪村开展“壮族三月三 委员行动”主题活动,有效促进

了当地群众交流交往,民族团结进步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如同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在两县群众中流淌,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团结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在大瑶山的广袤大地上。

夜里,经常能看到盘秋芳的身影,她去过村里的每一户,认识村里的每一个人。她说:“我经常在晚上出来转转,看看村里的点滴变化,巷道宽了,路灯亮了,群众笑声多了,这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作为一名人大代表,牢记初心使命,以赶考精神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才能不负时代赋予的责任,不负群众投下的选票,不负人大代表的使命。”

“作为人大代表,一定要有理想和信念,一定要心系百姓,勇于担当,才能为老百姓办成实事,这点苦不算什么。”盘秋芳说。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十六年来,盘秋芳无惧山路崎岖,无惧路程遥远,无惧寒冬烈日,早出晚归,风雨兼程踏上这条践行初心的为民路。她以人大代表的责任和担当,磨破无数双鞋、摔了无数跟头,用自己的微光掀开大瑶山乡村振兴巨大波澜的一页。

文字:黄燕莎

初审:黄燕莎

终审:谭宝信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