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居民“连心桥” 办好群众愁心事

——记合山市岭南镇人大代表凌健萍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4-07-10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她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认真做到“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她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群众的“传声筒”,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和诉求。她就是合山市岭南镇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凌健萍,岭南镇城中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社区妇联主席。

凌健萍常说:“人大代表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我的职责所在。”

在凌健萍的身上,充分体现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她把社区当做一个大家庭,视居民群众为家人,每周,无论多忙,凌健萍都抽出一定的时间,深入居民家中和群众聊天,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当得知红河小区留守儿童兰宇舜父亲病故,母亲改嫁,随年老体弱的奶奶生活,由于奶奶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欠缺,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不能有效教育和指导,种种事项和变故导致兰宇舜产生厌学情绪,也不爱和他人交往。针对兰宇舜的特殊情况,凌健萍精心制定了关爱帮扶方案。首先,与孩子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通过定期家访了解孩子的生活状况和学习需求。其次,为孩子提供了间接的课业辅导,帮助他解决学习和思想上的困惑,提升学习成绩。此外,凌健萍还定期电话回访传递关爱和温暖,增加他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节假日期间,为孩子送去节日慰问。这些措施有效改善了兰宇舜的学习态度,增加了学习内驱动力,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开朗阳光。奶奶也在凌健萍的指导下,学会了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法,关心他的学习和成长,整个家庭的教育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凌健萍对社区的各种情况清楚明了,熟记于心。小区的每个角落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和脚印,家家户户都对她有深刻的印象。每逢节假日凌健萍都会到各小区慰问孤寡老人、困难家庭,送去社区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在入户走访中得知家住市水榭石都的梁素菲、梁晶晶两姐妹,因母亲在生下妹妹梁晶晶三个多月时离家出走再无联系,而父亲在几年前也因病去世。之后,两姐妹只能随年老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生活,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凌健萍得知后便利用自己在社区从事民政工作了解到相关政策为梁素菲、梁晶晶两姐妹申请民政救助。经过对民政政策的解读认为梁素菲、梁晶晶两姐妹符合申请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条件,便入户收集相关材料为两姐妹申请救助,经过录入系统,向上级提交材料、核对财产、层层审核、审批等程序,最终审批通过了梁素菲、梁晶晶两姐妹符合享受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救助申请,让梁素菲、梁晶晶两姐妹及时享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政策,为素菲的爷爷奶奶减轻了不少经济负担的同时,让2个孩子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

在闭会期间,凌健萍尽心尽职当好人民代表,她常通过“议事亭”、“码上建言”民意收集二维码等渠道听取和收集广大选民的意见和建议。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困难,通过来宾人大“代表在线”APP平台向有关部门反映。在平时的走访和居民的反映中得知城中路与东环路连接处的路面坑洼不平,有几个大坑,行人或电动车经过不注意时经常挨摔跤,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严重影响过往车辆和居民群众的正常出行。凌健萍得知后立即到现场查看并通过来宾人大“代表在线”APP上报,很快便得到有关部门的修缮,让居民群众出行恢复了正常。

凌健萍始终以人大代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热情智慧和力量书写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的有为和担当。

文字:曾 琼 

初审:韦 珠

终审:陆 康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