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显担当 文明树新风
婚事新,丧事简,减人情,除陋习……连日来,笔者在武宣县通挽镇通挽村、安村走访,村里到处散发着感受到的是人与人之间淳朴和谐相处的气息,这些文明友善的新气象背后离不开通挽镇人大主席团的主动作为。
近年以来,通挽镇人大主席团紧紧围绕乡风文明建设大局,结合镇人大职能定位,积极发挥监督职能作用和人大代表作用,助力乡风文明建设活动,合力提升乡村社会治理水平。
勤调研 献良策
通挽镇人大在全镇范围内掀起移风易俗调研之风,组织辖区内的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10余名,深入村屯,围绕农村操办红白喜事情况、文体娱乐情况、村屯风情文化、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方面,通过凉亭会、榕树会等形式与群众广泛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和收集民情民意,倡导群众相互监督。
代表了解到,近年来人情礼金水涨船高,人情礼金有的在200元以上,个别群众表示,陷入了吃酒送礼、负担加重到自己办酒收礼、再吃酒再送礼的恶性循环,虽然知道这样的“人情账”继续下去只会花更多的钱,也有想要新办、简办的想法,但却都“羞于启齿”始终没有人敢迈出第一步。寻到问题的症结,主席团及时组织反馈给政府部门,在覃花英、覃会英等多名人大代表的持续监督下,“酒席减负、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被写进村规民约,成为老百姓的共识。
此外,在调研时,陈忠团等人大代表将发现个别想要大操大办违反移风易俗村规民约的情况,及时与村里红白理事会沟通,对苗头性问题及时予以提醒,引导群众按《红白事操办服务规则》举办宴席。
目前通挽镇共收集到移风易俗意见建议30余条,劝导新办、简办酒席6起,通过人大建议交办相关部门,跟踪督办直至问题销号。
强引领 作示范
“大爷,您好!这是我镇印制的移风易俗倡议书,送您一份。”通挽镇古佐村大榕树下,镇人大代表、古佐村村委副主任韦柳现为纳凉的群众送上移风易俗倡议书。
通挽镇人大主席团以辖区内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联络点、人大代表“微”之家为阵地,将移风易俗、文明创建等工作融入人大代表履职日常,全力助推移风易俗工作落地见效。武宣县、通挽镇人大代表黄古快在尚黄村尚黄屯挨家挨户宣传县里红白喜事的相关规定,耐心讲解相关政策,进行思想疏导,引导群众理解、拥护、支持从简办理工作。来宾市人大代表、武宣县人大代表、江龙村党委书记韦芳华,与镇综治办、党建办等部门一起谋划在江龙村开展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文艺汇演、知识竞赛等趣味活动,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移风易俗,把“话筒”交给群众,把“舞台”让给群众,逐渐形成自觉抵制陈规陋习的良好民风。
今年以来,全镇80余名人大代表牵头组织开展移风易俗进村组、进家庭、进企业、进校园等活动20余场次,带头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80余份,发放《移风易俗树新风倡议书》3200余份,带头遵守村规民约、抵制铺张浪费,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自觉自愿成为移风易俗的倡导者、参与者和受益者,让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
善监督 树新风
为顺利推进移风易俗,该镇人大主席团建议在工作中尊重民族风俗和破除陈规陋习并重,坚持“可散不可聚、可解不可结、可顺不可激”的原则,循循善诱,顺势而为。
为了进一步明确婚丧嫁娶活动的办事范围、操办流程、随礼标准等,镇人大代表,尚满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张班儒,一方面组织3名人大代表与村干部、村民代表召开圆桌座谈会,在会上共同商讨制定符合尚满村实际的《村规民约》及《红白事操办服务规则》,明确将抵制高额彩礼、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巧立名目办喜宴等写入各村村规民约,还对如红白喜事宴席等重点内容上,作出“数字化”和“流程”约束,从宴席桌数、标准、餐次和礼金等方面作出具体的明细规定。另一方面还在红白理事会服务队伍发挥作用方面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建议,得到了屯级理事会的采纳,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本村的丧事日期缩短、待客的碗碗菜荤素搭配、丧事仪式从简都得到了落实。
该镇人大主席团还将移风易俗工作与村里实行积分制度相结合,在“爱心超市”积分评定标准制订过程中,镇人大代表覃少飚在监督积分评定标准制定时,提出了“在积分运用上要多放置一些如纸巾、油盐等常用生活必需品以提高群众参与移风易俗、人居环境、志愿服务等活动”的建议得到了采纳,现在村里参与“积分兑换”活动积极性得到极大提升。
以乡风文明为载体,该镇人大主席团还通过组织人大代表走访、群众评议等方式,对先进典型事例人物进行评议,评选了移风易俗“好家庭”、孝老爱亲“好媳妇”、婚事新办“好公婆”等一系列道德模范,以身边事例感动身边人,以先进典型带动周边人,使好风气蔓延开来。
“下一步,我们继续用好人大监督职能和发挥好人大代表等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持续推进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吹遍通挽各个角落,也让老百姓的‘幸福感满满’。”通挽镇人大副主席韦洁梅表示。
文字:黄海婷
初审:黄海婷
终审:黄鸿灵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