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 人大代表来“连心”
近年来,妙皇乡人大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民意窗和连心桥作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展现人大担当、贡献人大力量。
用好基层“联络站”,搭起履职“同心桥”。妙皇乡依托6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司法所、便民中心等密切联系群众的场所设立12个民意窗,广泛收集各族人民群众意见,今年乡人大代表联络站累计接待选民280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6条,及时转交乡政府和有关站所并跟踪督办,通过联络站架起人大代表传递团结之声的“同心桥”。
“水渠修好后,农作物的灌溉用水就更有保障,非常感谢我们的人大代表!”妙皇乡界首村村民覃大哥说。今年1月,新造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到群众反馈界首屯里黑至滴水岭水利沟因还是泥土沟,通水不畅,导致附近农作物取水灌溉困难。代表联络站及时把水利渠道硬化作为年度重点建议及时转交乡人大,乡人大收到建议后及时跟办、督办。乡政府通过申请乡村振兴衔接资金58万元,对该水利渠道进行三面光建设,有效解决该水利渠道涉及的572名群众的灌溉用水难问题。
聚焦代表“宣传号”,奏响团结“进步曲”。妙皇乡根据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对准基层文化需求和精神需要,聚焦民族文化发展,先后组织人大代表赴罗秀镇、石龙镇、马坪镇等兄弟乡镇观摩学习在民族文化发展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不断提高基层群众的满意度。在各级人大代表的推动下,近两年来妙皇乡成功举办第一届民族团结篮球赛、“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民俗音乐会、三月三茶旅文化节等活动,把党的民族政策和各项惠民政策融入山歌、体育赛事和民俗表演等民族特色系列文化活动中,年游客量超过8万人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奏响民族团结“进步曲”。
探索产业“特色路”,结出增收“幸福果”。妙皇乡不断凝聚人大代表强大合力,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产业发展中的宣传、服务作用,积极联系“农业达人”到田间地头为群众进行技术指导,进一步用好“党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能人”模式,推动象州茶、甜龙竹、古朴柠檬、黄金百香果等特色农产品稳定向市场输出,逐步形成“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产业”的生动画面,带动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结出民族团结“幸福果”,让各族同胞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为民族团结工作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图文:曾 柯
初审:闭会鹏
终审:韦英娟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