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防汛救灾中写好“履职答卷”
连日来,通挽镇境内出现暴雨,部分村累计降水量达 100mm。面对全镇遭遇多轮强降雨导致的路面树木坍塌、人车出行受阻,武宣县通挽镇人大围绕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闻令而动,为民而行,迅速投入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中,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阿婆,现在雨势太大了,您家的房子所处的位置有点低,我和韦大哥先把您暂时迁移到村委临时安置点好吗?”县人大代表覃会英说。
这是该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防汛宣传、转移困难群众的一幕。
接到暴雨预警后,覃会英等代表积极主动响应该镇人大主席团的号召,不仅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及时向群众转发预警信息,宣传暴雨防御和防汛安全知识,还深入村巷,重点向孤寡老人、残疾人、低保、五保等特殊人群宣传防汛常识和防汛应急措施,使群众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防洪防汛安全常识。
在开展“敲门行动”过程中,代表们一次次劝导,叮嘱群众发现险情或遇到困难及时向镇、村工作人员反映。
“现场有几处塌方,我们要放置显目标志牌,尽可能安排专人定点值守。”“这个地质灾害点,我们及时反映到镇里,还要发到村大群里,尽可能避免行人路过会发生危险。”在排查险情中,全镇46名人大代表们冲锋在前,对11个村主干道关键路段、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地、上塘水库、田间地头全方位开展防御强降雨风险隐患拉网式排查,将掌握到的受灾情况、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村委会和镇政府处理。
与此同时,各代表主动将排查情况通过人大代表工作群不断上传,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随时做好防汛备战,力争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在江龙村,市、县人大代表韦芳华与村干部、党员志愿者一起走访受灾群众,及时了解群众吃饭、饮水、住房情况和农作物受灾情况,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险情,并及时转移和疏散群众;在花马村,通挽镇人大代表黄秋红第一时间将电线掉落存在安全隐患通过来宾人大“代表在线”APP平台反映;在通挽村,县人大代表黄来玲组织代表迅速投入灾后清淤工作中,与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群众一起,清理道路上的淤泥、垃圾和积水,恢复道路交通。
“家中的房子和农田有受损吗?”“家中的鱼塘受损情况怎样?”“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吗?”暴雨过后,该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们通过网格化入户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联系走访群众,详细了解受灾群众的房屋、农田和鱼塘等受损情况,耐心询问他们在生活上是否存在困难和需求,统计农作物、房屋、基础设施等受灾受损情况,并将数据及时反馈给镇党委、政府,及时做好灾后补救措施,为受灾群众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文字:韦洁梅
初审:杨江涛
终审:黄鸿灵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