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人大代表+”助推区域产业新发展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3-12-12

金鸡乡鱼步人大代表联络站立足村情实际,灵活运用“人大代表+”模式,广泛听民意、集民智、聚民力、解民忧,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人大代表+平台”,代表履职有保障

金鸡乡鱼步人大代表联络站原为金鸡乡马良人大代表联络站,今年根据实际需要改设为鱼步人大代表联络站。该联络站覆盖鱼步、马良、新村3个村,共联系服务人大代表23名。今年以来,联络站按照“八有”目标,积极完善站内各项设施。目前,30多平方米的联络站内机构、计划、制度、经费、设备等基本条件已逐一落实,代表身份、联系选民、活动内容等信息也按计划实现公开化、规范化。

今年以来,该联络站共组织调研3次、开展人大代表培训1次、开展进站活动4次、配合上级开展执法检查1次、接待选民20人次,收集有关民生保障、社会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问题25条,形成意见建议3条。联络站职能作用发挥明显,人大代表积极作为,发挥了主体作用。

二、“人大代表+调研”,集思广益谋发展

鱼步人大代表联络站联系的片区不乏肉牛、香芋、大果枇杷等特色产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驻站代表在乡人大主席团的组织下,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平台,通过座谈交流和实地调研的方式,组织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助推特色产业发展。今年以来,鱼步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五个一”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产业调研。各代表通过基地调查、座谈交流等形式,就扩大香芋、肉牛、大果枇杷等特色产业规模等进行深入分析,从产业扶持、发展瓶颈、基础设施、用地需求等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意见和建议12条。

三、“人大代表+服务”,履职尽责显担当

充分利用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发挥好乡村振兴宣传员作用。组织代表深入各村屯,大力宣传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土地流转、扩大产业规模。鼓励代表积极参与,主动当好乡村振兴联络员。通过履职积分制、开展代表走访活动,激励各级人大代表主动充当党委、政府与群众间的桥梁,集思广益,及时向党委反馈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同时,将党委政府的好政策、新举措传达给群众,架起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注重产业引领,发挥代表示范员作用。注重当好行业“领头羊”,创新推行“代表+产业”捆绑服务模式,针对每个特色产业,选取1名种植、养殖大户或者经验丰富的人大代表领衔,1-2名代表辅助,通过捆绑服务,形成合力,助推各项特色产业在金鸡乡蓬勃发展。

目前,联络站内建成香芋园1座,面积200多亩,参与的农户将近20户,新增大果枇杷种植50余亩,30头规模以上肉牛养殖达20户,总计1000多头,年出栏达300多头。通过“桉退蔗进”等形式扩种面积1300多亩,现有面积近2万亩。联络站将继续运用“人大代表+”工作模式,发挥调研、监督和引领作用,集思广益,主动作为,在引导群众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上当好“排头兵”,打好主动仗,助推金鸡乡特色产业更快更好发展。

撰稿:赵水荃

初审:农晓丽

终审:廖桂华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