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平台 建机制 书写代表履职新答卷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3-11-18

街巷听民意、企业访实情、山村助振兴......一帧帧履职剪影,是武宣县近千名人大代表活跃在武宣乡村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武宣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搭建履职平台、创新代表履职机制、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让代表履职“个个有舞台”“处处有底气”“时时有动力”。

履职有平台 代表履职有活力

“这两年来,我觉得自己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比以往要多,尤其是人大代表政务服务中心联终站成立以后。” 县人大代表赖欢祥表示。

在武宣县老街,一间写着“文化旅游和城建人大代表联络站”的老房子格外醒目,古色古香的外墙与老街的岭南建筑风格相互呼应。

2022年底,县人大常委会相继成立了文化旅游和城建、工业、乡村振兴、政务服务四个行业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将联络站嵌入工业、文化旅游和城建等领域,进驻县乡两级人大代表45名,在一块块新阵地上搭建起了解民意、关注民情、解决民困的“前哨站”,人大代表各显其能,不断激发履职活力。

在武宣,类似的代表联络站已建成62个,还建立了一批人大代表“微之家”“人大代表议事厅”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等。

为推动代表联络站“动起来”,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制定了《代表工作和代表履职平台工作制度》,健全完善了“双联系”机制。

目前,各履职平台每月都在固定时间邀请代表轮流开展联系群众活动,使“有困难找代表,找代表不困难”逐渐成为群众的共识。

代表联络站之外,还有一场场学习培训,现已开展培训19期2680人次,在实现代表履职学习全覆盖的基础上,重点组织代表分领域、分专题培训,推动代表培训进入精准化新阶段。

完善好机制 建议落地见效

盈盈一水,波光粼粼,如今的武宣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休闲步道绿树成荫,背街小巷重焕生机,武宣城乡“推窗即风景,出行皆景致”已成为现实。在县人大代表廖志丽看来,这一切背后,有县人大常委会持续跟踪监督的功劳。

2021年,陈德仁等代表提出“要加强县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建议 ”“关于保护老街历史文化街的建议”“关于建设防护堤景观长廊的建议”等,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突出城东新区重点建设,激发历史街区焕发生机,新老城区路网基本贯通;合力打造移民大道、临湖步道精品道路以及市民广场、风雨桥等网红“打卡点”,同步新建改建一批背街小巷项目和污水管网,落实长效养护机制。全县生态环境质量不断巩固提升,黔江河段水质始终保持全国前十强,为珠江水系提供优质水源,空气质量逐年向好。

“在办理过程中,我们不仅按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部门办理高质量的‘两高’要求,分类督办、重点督办,还建立反馈评价、满意度测评、绩效考核等机制,同时对代表评价不满意的建议进行‘回头办’,推动代表建议提得好、交得准、办得成。”县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动新老城区联通、对外交通网络加速完善;推动新增一批公办幼儿园、中小学学位;推动一批创意新、内涵深、品位高的旅游项目投入使用......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加强建议督办,让市民群众身在城中、漫步河边、看桃红柳绿、赏莺歌燕舞的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聚焦民生关切 代表履职更有动力

县人大常委会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转化为造福民生的着力点,更好地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书写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这栋旧办公楼的围墙多处开裂,给周边行走的居民带来安全隐患,镇政府应联合供销社须尽快纳入危房整治进行拆除。”县人大代表陈毅勋在“代表在线”APP平台反映的问题,得到了三里镇政府和供销社的积极跟进,撬动了400万元对占地约450平方米三层旧办公楼进行拆除、改造,消除了安全隐患,改善了人居环境,盘活了现有资产。

连续两年,在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上共票决民生实事项目122个,资金总预算近15700万元,已完成116个。一件接一件群众热切希望解决的惠民项目,在人大代表的出谋划策下掷地有声。

“要加强协调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助力解决企业流动资金不足”“京兰水泥临时装卸点已经落实了”“方甲矿业7.5公顷急需用林已得到解决”......今年,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人大代表下基层集中走访,推动各部门相关工作落实的一幕。今年的活动主题突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优化服务、办事流程、暖企惠企等部署重点工作。

先后组织开展“请党放心 乡村振兴 共富有我”“我们的水--千名代表守护‘绿水仙城’”主题活动,主题活动持续开展,成效已然初显。自2021年以来,共有4500多人次五级人大代表参加主题活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558条,有效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结合代表自身建设、为民办实事和向选民报告履职情况,开展代表履职积分管理、履职之星评比等活动,激励鞭策代表履职尽责。

撰稿:滕少娟

初审:李珮珮

终审:覃大任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