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要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
——武宣县人大常委会“六民”工作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侧记
漫步在黔江河畔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主题园,不仅可以心无旁骛享受水碧青山美景,还可以尽情玩耍共享欢乐时光,更可以“饱食”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的文化大餐。这温馨的画面,离不开武宣县人大常委会的牵线搭桥、锦上添花。
近年来,该县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完善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民事民评“六民”工作法,把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贯穿人大履职全过程、全链条,持续擦亮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底色,助推武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民事民提民议集民意 汇聚“民间智慧”
如今,到村里的选民家中坐坐,听听选民们“发牢骚”“提意见”,用记录本一一记录在册,积极研究解决,及时向选民“交账”,成了武宣县人大代表、二塘镇人大代表,波耀村党支部书记廖松星的习惯。
线下,在对62个人大代表联络站提档升级的基础上,该县人大常委会新建文化旅游、城建、工业、乡村振兴等4个专业人大代表联络站,把代表活动延伸到行业和特色产业链中,并将899名五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站。每月10日、20日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进站接待选民,每名代表每次接待、走访选民不少于5人,时间不少于半天。同时,建立了一批人大代表“微之家”、“人大代表红色议事厅”、基层立法联系点等,把听民声、访民情、解民忧的场所延伸到家门口。
线上,同步推出“民情直通车”二维码,赋码上墙、送码进村(社区),打造“您‘码’上说 我马上办”代表履职活动品牌,建立“民(企)呼我应、代表在行动”工作机制。
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固定+流动”“线下+线上”等形式共收集意见建议1180件,办结1119件,办结率94.83%,推动解决了道路路面损坏、停车难、电动车充电不便、小区供水不合理等民生实事。
民事民决民办惠民生 推动民意变满意
“以前村里污水、垃圾随便倒,我家离沟近,夏天臭味、蚊子让人很头疼,现在家里粪水、污水统统进入污水处理站,污水再也不到处见了。”黄茆镇新贵村村民陆干思赞不绝口。
从2022年起,该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发布征集公告、走访选民等多种渠道征集到210个初选项目,按照急需先立、成熟先立、好中选优的原则确定提交人代会票决候选项目182个。并在10个乡镇人代会上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共票决了涉及水利、产业基础设施、人饮等民生实事项目122个资金总预算近15700万元。
黄茆镇新贵村新貌
另外,该县人大常委会还把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延伸至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用好代表履职实事评选票、进程评估票、效果评议票、纪实评价票“四票”,不断增强人大监督实效。通过专项视察、日常督查、听取报告等方式对民生实事建设实施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督,建立“征集—筛选—票决—实施—监督—后评价—改进”的闭环模式,形成全链条监督闭环,推动民意变满意。
时下,武宣镇卜玉村进村路边繁簇的鸡冠花开得正艳,二塘镇石耉村的豆角、油麦菜等蔬菜生机盎然,桐岭镇四安村同心民族文化广场老人们在悠闲散步……这些都是该县人大常委会委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办实民生项目的一个个缩影。
民事民管民评聚民心 共建治理新格局
“我建议安排村民轮班值日进行保洁,大家意见如何?”“我同意,我建议每班3人……”。“每个人都出份力,把自家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村里整体环境就更好了。”在思灵镇灵池村廊亭议事会上,村民们与5名人大代表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怎么治理村里环境卫生。
现在每到议事廊亭日,灵池村村民们便会早早等在议事廊亭中,人大代表带着一个主题来,请大家谈想法、出主意,你一言我一语,踊跃提问、倾吐心声、诉说烦恼,民主氛围热闹、浓郁。人大代表和村干部认真倾听、详细记录,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逐一回答,能现场解决的,现场答复,对需要进一步提交政府相关部门办理的,承诺尽快反映,并做好跟踪回复。
据悉,该县人大常委会不仅构建“代表+网格员”管理服务模式,还开展了接地气的“禾坪议事”“榕树议事”“廊亭议事”“田园议事会”“围炉夜话”等议事活动,一些如因柳梧铁路建设造成村民饮水难问题、农村污水排放等关于群众切实利益的民生实事得以协商解决;《在武南村委4队安置小区修建凉亭的建议》《关于扩建师范附小路段的建议》等也纷纷落地,让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变成为高兴事、舒心事、幸福事。
此外,该县各级人大代表在每次参加履职活动结束后,都会将自己参加的调研、视察、评议、联系群众等个人履职情况如实记录《履职记实手册》。还组织了256名人大代表与选民“面对面”现场述职,让选民监督代表履职“零距离”。
图文:滕少娟
初审:李珮珮
终审:覃大任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