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的笑声又回来啦
“这些钱已经拖欠3年多了,感谢人大代表帮我追回这些钱。”
“我家2个人为承包商打工5年,3年没有领到工资了,不知道还要不要得回来。”
“2021年5月我们去找老板反映,每次的承诺都让我们信以为真”
“3年有余了,土地承包款一直都没有拿到,对方也不给个明确的说法,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办?”
……
在场的代表你一言我一语,反映的问题引起了该镇人大主席团的高度重视。带着问题,镇人大组织人员陆续走访其他几户地租和工资被拖欠的村民。随后到镇社保中心详细了解政策,组织镇社保中心、司法所、综治办成立联合核查组紧锣密鼓展开全面调查。仅用不到1个星期,就收集到了大量的证据资料,终于查清了事实。原来,蔬菜基地老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共拖欠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石耉村57户农户土地承包金和63名农民工工资98.62万元。
事情弄清了,可拖欠的资金从哪里来?二塘镇人大一直牵挂于心,围绕土地流转难点,针对村民反映比较集中的“土地流转租金标准是多少?租金是否能按时到位?项目是否会产生污染?”等问题,组织人大代表从情、理、法三方面向耐心细致地说服疏导群众,在讲解法律法规及土地流转补偿等政策规定的同时,对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第一线及时纾解困惑,妥善处理纠纷,筑和谐稳定基石。
与此同时,镇人大主席团组织镇政府有关部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等在石耉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召开协调会,并就如何解决拖欠问题和未来如何增收助农作了解释,最终形成“要及时解决拖欠遗留问题保障农民切身利益、要有序推进土地流转避免土地闲置、同意由武宣大洋城公司进驻接手承包”等共识。镇人大第一时间向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反映该问题及如何处理的建议,并列为该镇“我为群众办实事”立行立改项,由镇人大跟进监督、全程监督,经过6次同原承包商进行沟通、协调后其同意退出,由武宣大洋城公司进驻接手,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民”的模式打造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2022年8月,二塘镇人大组织该镇社保中心、综治办等在石耉村村委举行示范区拖欠农民工工资现场兑现会,将拖欠的土地承包金和农民工工资共计98.62万元全部发放给村民。
武宣县二塘镇石耉村村民杨某说:“我做梦都想不到,这6000多块钱工资居然还能追回来,感谢镇人大为我们办了件大实事!”
目前,该示范区种植的230亩甜玉米现已进入采收期,40多名村民在地里采摘、打包甜玉米,忙得不亦乐乎。示范区又回到了以前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和谐场景。
现在,该示范区共流转土地550亩种植的南瓜、豆角、辣椒也即将进入采摘期,通过“公司+联络站+示范区+农户”的联动模式,不仅每年给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还直接带动300余人就业,村民们每年领到1200元/亩土地承包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二塘镇人大推行一线工作法,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工作在一线推动、能力在一线提升,通过“小作物大产业”推动农旅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汇智聚力、贡献力量。
撰稿:滕少娟 蓝鹏程
初审:覃滨
终审:覃大任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