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竹笋 大文章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3-04-14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黄茆镇尚文村黄金笋种植基地,一丛丛麻竹笋破土而出,长势喜人。这是武宣县黄茆镇人大主席团心系群众、“组团”发力,大力发展黄金笋种植,将一棵棵小竹笋变成了群众的“摇钱树”,将竹笋产业变成全镇助农增收的致富产业一角。

下“竹”功夫 汇聚民智民策

在走访联系代表、选民的活动中,黄茆镇人大主席团发现该镇气候环境温和湿润、土壤松软深厚,非常适宜种植黄金笋,发展竹笋产业前景良好。

随后,该镇人大主席团将发展竹笋产业作为重点监督议题,组织8名人大代表前往广东竹笋示范种植基地参观调研,学习借鉴先进做法,拓宽代表思路。结合考察学习,组织代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12次,积极为竹笋产业发展提建议10余条。

2023年2月20日,黄茆镇人大主席团组织镇政府各站所负责人到尚文村考察黄金笋项目进展情况。

“你们说种竹笋能挣钱啊?以前我们种橘子、种玉米都赔了,更别说黄金笋了,我不相信。”面对当地少数村民的质疑和否定,李品力、莫太光等人大代表通过组织议事会、走访调研等形式向群众普及全镇发展黄金笋的利好条件、优势和前景。同时,莫新杨等多名人大代表身体力行,深入村民家中耐心细致宣传支持政策,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多方面算账对比,进一步增强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信心和决心,最终实现了500亩土地的顺利流转,共涉及82户156人的土地,说服30余户村民参与到竹产业基地的建设中。

做“竹”准备 强化素质提升

在黄茆镇人大主席团的监督和推进下,2022年以来,黄茆镇把林下经济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多次协调县委党校、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到镇、村举办培训讲座5次,为人大代表、党员群众传授实用技术,提供科技致富信息。

“我们种植的这种黄金笋,丰产期在夏天的5—7月,可多次出笋,笋体粗大,产量高,具有嫩、脆、香、甜四大特点,品质很好,是做螺蛳粉的酸笋上等原材料。”镇农业组技术人员在该镇尚文村尚文村黄金笋种植基地说。此外,该镇人大主席团结合开展“乡村振兴 人大再行动”人大代表主题进站活动,镇人大代表莫桃桃现场为代表和志愿者们上了一场生动的产业技术培训“田间课”,详细讲解了黄金笋种植中的注意事项、科学管护知识以及产业前景。黄茆镇人大将该基地作为人大代表志愿活动基地,先后开展8次志愿服务和跟踪管理,并积极为产品销售打通渠道,确保产业顺利发展。

铸“竹”根基 夯实产业阵地

“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只靠我们自己是不行的,要创造大环境,吸引投资,为我们提供更多选择,而只要我们先干出成效,一定能够带动群众。”镇人大代表、尚文村村委副主任李品力说道。

土地问题解决了,建设资金从哪来呢?何念不仅仅是一名人大代表,还是县人大常委会委员,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与政府、公司对接协调,为黄金笋基地建设争取到资金257万,共修建公路2km、桥梁1座、灌溉水井1个、水塔1座、泵房1间、水池8个、灌溉管网2.2km等,解决了产业园通路和用水问题。

2023年4月10日,黄茆镇人大代表莫太光、莫桃桃带领村民代表到黄金笋种植基地考察。

在尚文村黄金笋种植基地负责人的周柏坤影响下,县人大代表黄礼南紧随其后,鼓励动员新贵村群众种植300亩,较好发挥了代表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中的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并在5月将迎来采摘期,亩产量可达2100-3000公斤。

下一步,黄茆镇人大主席团将持续发挥代表“听民声、解民忧、聚民智”的作用,为产业园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在基础设施优化、销售渠道拓宽、特色品牌创建等方面不断发力,朝着“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方向努力走出一条产业兴、农民富的联农带农乡村振兴路。

图片:李婕玉

撰稿:滕少娟 梁仕志

初审:覃浩和

终审:覃大任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