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宣县人大常委会:做实乡镇人大工作
如何加强和改进乡镇人大工作,打通人大工作的“末梢神经”?武宣县人大常委会把提高乡镇人大工作水平、充分发挥乡镇人大作用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切实加强联系和指导,使全县乡镇人大工作呈现出新活力。
选优配齐强队伍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必须有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大干部队伍,才能担负起民主法治建设的重任。该县人大常委会主动向党委请示汇报,将乡镇人大干部队伍建设纳入组织部门干部选调、交流和提拔使用总体规划,为全县10个乡镇设立和配备专职人大主席、副主席,明确专职人大工作人员,乡镇人大干部的年龄、知识结构等比2021年换届前都有较大改善。
该人大县常委会注重在工作中发现人才、培训人才、使用人才,及时向组织部门推荐年轻优秀的人大干部,仅今年先后提拔重用和交流到重要岗位的人大干部5名,充分调动和激发了人大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乡镇人大干部普遍觉得在人大工作有干头、有奔头、有盼头。
上下联动强监督
为推动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该县人大常委会建立了县人大常委会联系指导乡镇人大工作制度,明确每名常委会领导联系2-3个乡镇,对乡镇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监督工作、代表活动、代表建议提出和办理等工作进行常态化指导,对乡镇人大履职工作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和协调解决。
同时,制定出台《武宣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制度》,安排29名常委会组成人员定向联系乡人大代表,定期走访代表,到乡镇人大开展调研,切实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县人大代表参与或列席县人大常委会调研、会议等工作制度,仅今年就邀请了30余名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共有57名代表参与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增强乡镇人大对县人大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另外,各乡镇人大把人民群众关注的重大项目、乡村振兴、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等作为监督的重点,对乡镇政府及职能部门工作实施精准监督,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拓宽渠道勤履职
目前,该县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共925名,其中县人大代表242名、乡镇人大代表683名。如何发动这支力量,尽最大化接地气、悉民情、尽其责、出其力,武宣县人大常委会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措施、新方法。
该县人大常委会全年投入197万元对70个履职平台进行提档升级打造。建立完善“党建+联络站+N”模式,按照“一带两线多点”目标,在建好“大藤峡库区人大代表履职示范带”的同时,打造“金鸡--通挽”南北线和“东乡--禄新”东西线,在两条示范线上规划建设10个高标准代表联络站示范点。
该县人大常委会还打破行业和地域界限,成立文化旅游和城建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业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和政务服务中心人大代表联络站,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专业优势。同时,积极鼓励、引导、支持全县各乡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不断赋予乡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新内涵。桐岭镇和律人大代表联络站以“三定四问三满意”工作法,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助力乡村振兴。思灵镇五团人大代表联络站探索推进“党建+联络站+N”管理服务模式,在共治共建共享基层治理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撰稿: 滕少娟
初审:覃浩和
终审:覃大任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