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民生议事厅”:“四问”助推乡村振兴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2-11-18

象州县象州镇人大创新工作方式,在古才村委成立了人大“民生议事厅”,组织古才人大代表定期或不定期听民声、集民智、解民忧,积极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地落实。

问症:围绕基础,铺通“产业路”

“问症”即组织人大代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相关主题的调研、视察活动,查找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症结。如古才村委六蒙村有一段路是通往田间地头和六蒙水库的必经之路,道路坑洼,不仅给村民出行带来不便,还存在安全隐患。议事厅很好地充当了与群众密切联系、为民办实事的载体平台作用。通过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六蒙村获得了县乡村振兴局项目资金58万元,硬化长1.3公里、宽3.5米的产业路,及时解决古才村委300多名群众的出行难题。看着修好的水泥化产业路铺到田间地头,村民因地制宜种植优质水果并喜获丰收,收果的商贩也愿意来了,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古才村通过“问症”活动,共实施人饮工程项目3处,解决3个自然村饮水难问题,实施产业路3条,解决700多村民行路难问题,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4处,修建水利渠道4.8公里,极大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助力乡村振兴。

问需:聚焦民愿,点亮“光明灯”

“问需”即组织人大代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集中走访、接访等活动,了解选民需求,收集社情民意。“村民夜间出行不便、不安全”是人大“民生议事厅”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为切实保障村民夜间出行安全,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实施古才村亮化工程刻不容缓。古才村人大代表通过实地调研,多渠道多方式筹措资金100多万元安装370余盏立杆式太阳能路灯,覆盖古才村7个自然村700多户,2500多名群众受惠。“以前村内干道没有路灯,特别是拐弯处存在盲点,夜间出行、劳作不便,存在安全隐患。现在村道都安装了路灯,我们晚上出行方便又安全。”古才村民谈起村里安装太阳能路灯的事都竖起了大拇指。

问计:振兴产业,建立“示范带”

“问计”即组织人大代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民情沟通会、代表议事会等活动,出谋献计,提写代表意见建议。 乡村要振兴,必须要当好产业振兴“领头羊”。市人大代表、经济能人覃仕福主动担当作为,与古才村40多户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100多亩辣椒种植基地,为脱贫户及周边村民长期提供灵活就业岗位15个,同时培养出一批蔬菜种植技术员,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覃仕福代表表示,将依托公司平台,进一步扩大辣椒产业种植,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链,促进辣椒产业遍地开花,让更多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古才人大代表破解了“有人没田种,有田没人种”的困境,让更多村民成为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古才村委优越的地理位置,依托辖区内2个高速路口和1个农产品交易中心,便捷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营商环境,目前已带动建立草莓、柑橘、蔬菜等示范基地4个,有效地带动当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以前自己种地,辛苦一年也挣不了多少钱,现在把土地流转给辣椒种植基地,除了租地收入,还可以在基地打工,比自己种划算多了。”古才村民由衷感谢人大代表领头带富。

问效:提升服务,增添“娱乐所”

“问效”即组织人大代表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约见、专题询问等活动,依法监督,提高监督实效。

以前,古才村没有公共文体娱乐场地,缺乏公共健身器材,闲暇之余“无处可去”。如何解决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娱乐需求,提升生活质量,成为古才人大代表的“心头事”。古才人大代表通过“民生议事厅”与村民一同商讨修建篮球场、安装运动器材等事宜,争取到来宾市红十字会等部门的项目资金35万多元,建设了篮球场、凉亭、石凳、步道……安装了太空漫步机、三位扭腰器、双杠等运动器材,古才村委家门口体育锻炼、休闲娱乐的难题得到解决,大大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撰稿:赵月红、陆桂连 徐继忠

初审:陆桂连

终审:赵月红、徐继忠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