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村镇:“三四三”机制谱写代表履职新篇

来源: 责任编辑: 张国锋 作者: 时间: 2020-07-29

2019年,寺村镇积极落实自治区人大“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的部署,将自治区、市、县、镇92名四级人大代表编入镇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及6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实现四级人大代表全部进站。在联络站创新推行“三定四问三满意”的“三四三”工作机制,有力促进了代表履职平台运行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成为检验平台运行是否规范、履职基础是否扎实、监督工作是否有效、广大选民是否满意的“试金石”,使基层人大工作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加强党委领导促“三定”

混合编组完成后,如何加强平台的管理,让代表发挥作用?寺村镇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指导下,创新推行“三定四问三满意”管理制度,即由镇党委确定活动主题、代表履职平台制定活动计划、人大代表选定参加活动项目,开展“问计”、“问需”、“问症”、“问效”活动,最终实现党委满意、代表满意、选民满意的“三满意”效果。

年初,镇党委确定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污染防治、扫黑除恶、民生发展和代表能力提升六大活动主题,镇人大主席团根据主题制定出相应内容的工作计划,人大代表再围绕计划选择活动内容,深入开展履职工作。确保了人大代表履职工作目标明确、方向清晰,结束了全镇92名各级人大代表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局面。

人大代表“四问”显身手

主题既明,计划已定,寺村镇各级人大代表在“四问”中大显身手。

罗秀河南北干渠是寺村等几个乡镇的农业命脉,但因年久失修,干渠堵塞、渗漏严重,严重影响了渠道通水灌溉。为此,寺村镇人大代表一直关注罗秀河南北干渠的修复问题,并多次在县、镇人大例会上提出对干渠进行维修治理的意见建议。2019年,自治区人大代表黄文鲜在参加来宾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分团讨论时又反映了出来,当即引来各方关注。象州县人大常委会把这一问题作为2019年APP问题重点督办的意见建议;来宾市、象州县两级人民检察院把这一问题列为了公益诉讼的典型案例。从案件侦查到诉前建议,象州县人大常委会给予大力支持,并在期间组织召开了人大专题询问会,推动有关问题解决。通过人大督办和公益诉讼“双剑合璧”,有关企业3个月内全部完成整改,县政府投入213万元对罗秀河南北干渠进行疏通和抢修修复,2020年4月,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全县5个乡镇4.2万多亩农田恢复了灌溉。

寺村是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花池代表联络站的代表通过大走访、大接访、大调研,提交了《关于把白石、联合两个自然屯打造成文化旅游名村的建议》。镇政府非常重视,在前期投入的基础上,又筹措了500多万元,对两个自然屯的村容村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基础设施进行高标准规划和提升完善,建成了特色鲜明的白石村郑小谷国学教育基地和“驾机回归第一人”韦大卫爱国教育基地,打造了诗画田园千亩连片的自治区三星级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2019年以来,迎来县内外各单位党支部和游客2200多批次、10万多人次前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和观光旅游,成为和象州温泉相得益彰的乡村特色旅游景点。

寺村镇是象州县人口第一大镇,但集镇配套基础设施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原307省道贯穿集镇,拥堵一直是困扰发展的难题。王院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提出《关于重新修整寺村镇象桐路的建议》。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制定了分三步走的落实方案。第一步,投入400多万元,对过境道路进行了拓宽翻新,配套修建排水系统、路灯亮化,重新划定停车位,安装电子抓拍系统。通过“三管齐下”,集镇过境道路立即焕然一新,整齐划一。第二步,该镇加强与县直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投入600多万元对新集贸市场配套设施进行升级改造,预计于2020年10月1日可竣工投入使用。第三步,投入800万元,新建可容纳观众4000人的寺村镇文化体育中心。建成后,在闹市区的旧体球场可拆除建设街道配套设施。困扰寺村十几年的集镇区多年的拥、堵、脏、乱、占等难题将得到全面解决。

多措并举实现“三满意”

三定四问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人民满意。寺村镇通过三个引领,让代表履职成效落地生根。

强化典型引领。全力捕捉基层代表履职的闪光点,配合县人大常委会做好人大代表访谈节目,宣传代表履职典型,驻我镇的自治区人大代表黄文鲜接受访谈,诉说履职故事,引起共鸣,激发代表履职热情,在代表中、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强化成效引领。2018年,我镇率先实行“重点民生项目票决制”,人大代表票决重点民生项目进行实施,年底再由代表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助推民生问题得到解决,提升群众满意度。强化述职引领。开展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让选民对代表的工作进行测评,人民满意才是真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