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做草药文章 发展富民产业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5-09-04

近年来,大乐镇人大以中草药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助力建成2个中草药种植基地,中草药面积达4000多亩,逐步推动“草根经济”成长为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

为了有效破解产业发展困局,该镇人大主席团分组分批次开展产业调研,组织人大代表深入走访11个村委(社区)54个自然屯,摸清中草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生产情况,并形成《关于发展中草药产业助推农民拓宽致富路的建议》等10余条建议。这些建议均得到大乐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积极争取资金、协调各方资源推动建议落实。  

为更好地促进中草药产业发展,大乐镇人大积极探索“党建+产业发展”履职模式,充分发挥党员代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由人大代表中的部分党员带头种植,解除群众“万事开头难”顾虑。那拉村党总支部书记、人大代表黄柳雅带头流转村集体荒废岭地20亩土地用于示范种植,以实际行动带动周边10余户村民发展中草药种植。短短三个月内,全镇就完成1500亩土地的流转整合,为规模化种植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乐镇人大还积极主动与在外地从事中药材贸易的覃秋生沟通联系,成功引导其回乡创业。覃秋生的加入,为中草药种植产业注入了创新活力,带动100余户农户新种或扩种中草药。同时,他还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为种植户提供种苗供应、技术指导、订单收购等一站式服务。

为保障产业项目顺利推进,大乐镇人大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帮助村集体和种植大户流转土地,协调金融机构为种植户提供低息贷款,邀请中医药领域专家和技能人才开展技术培训,累计举办技能培训12期,培训农户200余人次。

如今,大乐镇600亩茯苓即将采收,460亩藿香茁壮成长,蓬勃发展的中草药产业预计今年产值达到4000万元。大乐镇人大将持续深化履职效能,围绕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中药材初加工和乡村旅游,推动“种植 +加工 +旅游”三产融合发展,让小小中药材成为群众致富的“金叶子”,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文字:莫丽玲 

初审:莫丽玲  

终审:韦美西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