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镇人大“面对面”解民忧见实效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5-07-30

走进武宣县三里镇慕古村,一条崭新的灌溉渠道穿行在金色的稻田之间,清澈的渠水欢快地流淌。

“以前种田靠天吃饭,现在人大代表帮我们解决了灌溉难题,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村民李大叔站在田埂上,脸上写满喜悦。这是三里镇人大主席团开展“代表与你面对面”活动取得的实实在在成效。

今年以来,三里镇人大主席团深入贯彻落实上级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开展“代表与你面对面”活动,将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延伸到村头巷尾、田间地头,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反映诉求、参与议事、监督落实,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代表下沉听民声,搭建民意“直通车”

“以前反映问题要跑到镇里,现在代表们主动来村里听我们说话,方便多了。”旺村村民廖大哥的话道出了群众的心声。

三里镇人大主席团依托8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立起覆盖全镇的民意收集网络,每个月的“代表接待日”,各级人大代表都会准时来到联络站,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代表们还主动走进农家院落、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听心声。

为确保民意收集不走过场,镇人大建立了“民情台账”制度,对收集到的问题实行清单化管理。今年以来,共收集群众反映的安全饮水、道路建设、产业发展等6大类38条意见建议,其中26条已得到及时回应解决。 

民主协商聚民智,共绘发展“同心圆” 

“土地种粮少怎么办?”“如何提高种粮效益?”在五星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召开的“共话三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代表、群众和镇村干部围坐一堂,热烈讨论如何发展水稻产业。这样的民主协商场景在三里镇已成常态。镇人大建立“代表议事会”制度,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组织代表、群众和相关职能部门面对面协商,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在一次关于土地种粮问题的议事会上,代表们提出的“土地流转+代耕代种”建议得到采纳实施。

“现在不仅地有人种,而且种得更好、收益更高了。”种粮大户曾大哥高兴地说。通过土地流转,全镇盘活2000亩土地发展优质稻产业,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

跟踪督办解民忧,架起干群“连心桥”

“议事更要办事,承诺就要兑现。”这是三里镇人大对群众的庄严承诺。为确保问题解决落到实处,镇人大建立了“三公开一督办”机制:公开问题清单、公开责任部门、公开办理时限,人大代表全程跟踪督办。 

翻开镇人大的“民生实事办理台账”,一个个暖心故事跃然纸上:古旺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推动新建1.059公里灌溉渠道,让500亩“望天田”变成“丰产田”;镇人大代表王卫初发现饮水工程缺陷后,督促相关部门重新设计,争取追加资金40万元,保障700余名群众饮水安全;下江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刘东海通过“一事一议”筹资模式,完成村内巷道硬化336米,解决群众出行难题。

今年以来,三里镇共开展“代表与你面对面”活动25场,参与代表1000余人次,推动解决民生问题20件,群众满意率达98%。

如今,“有事找代表”已成为群众的新习惯,“为民办实事”已成为代表的新常态。通过“代表与你面对面”这一活动,三里镇人大不仅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探索出了一条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路径。

文字:梁   亮

初审:陆艺炜

终审:孙海源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