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轻点解民忧 智慧平台润沃野
盛夏七月,在忻城县马泗乡,五龙村百亩稻田碧波荡漾,一条崭新的三面光水渠穿行田间,雨后的淙淙流水滋润着久旱的禾苗,也流淌进壮村瑶寨群众的心田。
2025年4月,春耕在即,马泗乡人大代表韦佳利在五龙村走访时,眼前的景象令人忧心:钢筋桥至随洞抽水站水利灌溉设施因年久失修、渠内杂草丛生以及汛期雨水冲刷,导致多处淤堵及损毁,严重影响沿途农田引水灌溉和汛期排水。群众围拢诉苦:“水渠不通,种田就像靠天吃饭。”韦佳利当即掏出手机,登录“智慧来宾人大”平台,指尖轻点“代表在线”APP。“五龙村钢筋桥至随洞抽水站水利多年以来失修,严重损坏,为了更有效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特向上级申请重新建设水利渠道工程”。一条朴实的建议,瞬间跨越山岭直达乡人大主席团。
马泗乡人大主席团实时签收建议后,一场高效协同的民生攻坚战迅速打响。主席团成员三赴现场,联合水利专家勘测损毁点,科学规划新渠走向;乡政府主要领导多方联系,成功整合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60万元,化解项目建设最大瓶颈;施工单位倒排工期,仅用3个月便建成两条高标准三面光水渠,总长1955米。清泉复涌之日,五龙村251户1156名各族群众笑逐颜开。新渠不仅让800余亩稻田灌溉无忧,旱涝保收,更提升了区域防洪能力,昔日的“堵心渠”变身“安心渠”。
五龙村水渠焕发新生,是数字赋能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以前反映问题要跑乡里好几次,现在代表轻点手机,水渠就修到田头。”村民韩雅兰不禁竖起大拇指。
APP构建“指尖发现—云端转办—线下落实—线上反馈”闭环,建议办理周期缩短60%。急难愁盼的解决,让壮、瑶等各族群众真切感受到制度温暖,凝聚了“共饮一渠水,同是一家人”的情感认同。
如今,马泗乡人大代表穿行在绿水青山间,随身手机的“代表在线”APP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履职装备。一条水渠的嬗变,映照出传统履职方式与数字浪潮的深度融合——当代表们俯身倾听的真心,遇见科技赋能的匠心,多走入选民家中,多提一些急难愁盼,多解决一些民生实事。民心所盼便化作清流,在阡陌间奔腾流淌,浇灌出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的似锦繁花。
文字:蓝丽娜 李达荣
初审:蓝丽娜
终审:李达荣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