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镇人大主席团:“组合拳”助推民生实事落地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5-07-21

近年来,象州县象州镇人大主席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出一套监督“组合拳”,让民生实事落地有声,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大动力”。

数字赋能,“指尖上”的监督跑出加速度。

为让民意收集更便捷、问题处置更高效,象州镇人大主席团主动拥抱数字化浪潮,提出“数智人大”工作理念,搭建起“代表在线”App、社情民意“码上提”等平台,构建起“收集—交办—督办—反馈”的闭环机制。代表们随时随地就能上传群众诉求,相关部门实时接收、限时办结,让监督从“跑腿办事”变成“指尖操作”。

今年以来,该镇人大主席团通过“代表在线”App受理22条意见建议,处置率和代表满意率均达100%。培森村路口曾因没有减速带,频发车辆剐蹭事故,村民们忧心忡忡。人大代表通过“码上提”反映后,职能部门当即申请项目,项目获批后第一时间组织施工。短短几天,崭新的减速带就安装到位,安全隐患迎刃而解。群众纷纷点赞:“这‘指尖监督’有速度,更有温度!”

联动发力,“组合拳”破解监督“老大难”。

“没想到镇人大和镇纪委介入后,20多吨垃圾很快就清理了。”城南社区居民李阿姨看着整洁的小区环境,笑得合不拢嘴。

为破解监督力量分散、刚性不足等“老大难”问题,象州镇人大主席团与镇纪委携手打造“监督共同体”,通过信息共享、联合督办、结果互认,凝聚起“1+1>2”的监督合力。镇人大主席团梳理民生监督平台的问题线索后,及时移交镇纪委跟进督查,推动问题从“纸上整改”真正落到“实地解决”。

在城南社区建筑垃圾乱堆放整治中,因相关部门整改进度滞后,镇人大主席团迅速将问题移交镇纪委督办。双方组成联合工作组现场办公,一边督促责任单位制定清理方案,一边协调机械车辆进场,最终不仅清走了20余吨陈年垃圾,还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让这个困扰群众多年的“顽疾”彻底根治。

靶向突破,“精准监督”直击民生痛点。

“要是没有人大代表帮助,今年这旱情,我家的水稻怕是种不下去。”望着田里长势良好的水稻,象州镇种粮大户陈大哥感慨道。

围绕镇党委中心工作和群众最关心的事,象州镇人大主席团聚焦重点领域开展“靶向监督”,确保监督直击要害、精准发力。今年抗旱保春耕期间,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深入田间地头,对水利设施、抗旱资金、设备调配等逐一检查,提出“疏通灌溉渠道50公里”“优先保障农业用水用电”等建议。这些建议很快转化为具体行动:全镇紧急调配抽水机918台,1.02万亩早稻秧苗如期抽穗,3370亩玉米、3800亩蔬菜顺利播种移栽,有效缓解了旱情影响。

与此同时,镇人大主席团紧盯食品安全这一“民生大事”,开展执法检查6次,督促市场监管部门整改问题12项,从源头筑牢群众“舌尖上的防线”。如今,“专项监督”已成为象州镇守护民生的“放心锁”。

跟踪问效,“全程监督”让民生项目落地有声。

“从我们提出建议到开工,人大代表来现场看了5次。现在开工了,我们心里的大石头也落地了。”沙兰村村民看着三沟桥施工现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为防止监督“一阵风”,象州镇人大主席团建立“清单式管理、常态化跟踪”机制,对监督事项建档立账、“销号管理”。无论是村屯道路建设、沟渠灌溉,还是路灯修复、涉重金属排查整治,都组织代表定期视察、动态督办,确保项目按质按量推进。

沙兰村三沟桥顺利开工,古才村六蒙屯洗衣棚方便了村民……一个个民生项目从“规划图”变成“实景画”,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真切感受到了监督带来的实效。

创新监督模式,守护民生温度。象州镇人大主席团用一套套“实招”“新招”,让民生痛点成为监督重点,让群众呼声转化为发展实效。

作者:郑南瑛

来源:来宾日报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