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旱工程润民心 引水兴农促振兴
近日,随着两台160KVA变压器轰鸣启动,合山市岭南镇溯河村桂中治旱干渠取水配套工程进入试运营阶段。汩汩清流通过791米新建管网涌入田间,1200余亩“望天田”变身“丰产田”,惠及737户村民,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水动力”。
看着清澈的渠水哗哗流入自家田地,村民黄老汉脸上笑开了花:“再也不用半夜三更排队等水、抢水了,这水真是流到了我们心坎上。”737户村民的喜悦,凝结着溯河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和驻站代表们察民情、解民忧的履职担当。
深入一线,摸清旱情底数。溯河村地处桂中旱片核心区,因水利设施老旧,每逢旱季便面临“渠到田头水难流”的困境,村民只能“看天吃饭”。这一痛点的发现和解决,源于溯河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一次次深入走访。人大代表走村入户、深入田间,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实地察看农作物受旱情况,多方了解村民们对解决农田灌溉难题的强烈诉求,落实旱情统计报告制度,并将群众反映集中的“灌溉难”问题梳理形成高质量建议,主动向镇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反映,为项目立项争取了宝贵的民意基础和推动力。
协调联动,保障用水需求。面对溯河村农田灌溉的“老大难”问题,人大代表主动作为,积极奔走于村民诉求与政府部门之间,成功将这一关乎民生的痛点问题,从田间地头的热切期盼,转化为岭南镇政府2025年民生实事票决项目中的正式承诺。镇政府统筹整合财政衔接资金120万元,精心规划了“两泵站、两电网、双渠系”的现代化灌溉体系,旨在攻克高差地形取水难题,实现“旱能灌、涝能排”,改写村民“靠天吃饭”的历史。
强化监督,确保措施落地。推进过程中,溯河村人大代表联络站切实肩负起监督职责,将履职阵地前移到工程一线。代表们频繁深入施工现场,实地察看工程进度,细致查验施工质量,严格把关资金使用,密切追踪每一个关键节点的落实。正是这种“钉钉子”般的持续监督与“解难题”式的务实推动,有效扫除项目推进中的障碍,为工程顺利实施注入了强大动力。
村民韦大姐算起了账:“有了稳定水,今年可以放心种两季水稻,收成肯定比往年好。”
如今,汩汩清水不仅流进了溯河村的广袤田野,更淌进了2931名村民的心田。
文字:黄 静
初审:韦 珠
终审:陆 康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