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城县基层立法联系点:“小窗口”彰显民主“大理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忻城县城关镇城南社区和思练镇人民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自2022年6月授牌设立以来,不断拓宽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形成了广纳民意、联动融合、法治宣传的“忻城经验”,发挥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小窗口”作用,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大理念”。
广纳民意,倾听基层心声。忻城县各基层立法联系点累计投入5万余元完成立法联系点规范化建设,推动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标准化、保障机制化、运行规范化,让立法工作更接地气、更通民意、更集民智。线上,充分利用社情民意“码上提”小程序、来宾人大“代表在线”App等渠道开展意见征集工作。线下畅通渠道,让基层声音更易聆听。如城关镇城南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在辖区设立“立法信息采集点”7个,并挑选7名政治素质高、法律素质强的居民作为信息采集员,形成“15分钟民意征集圈”。基层立法联系点设立以来,常态化组织开展《来宾市人大常委会年度立法计划》意见征求等,先后对《来宾市北之江流域水资源保护条例》修订意见等开展意见征集活动,共收集各类意见16条。
联动融合,探索“联系点+”。积极探索“联系点+代表履职平台”融合共建、成果共享,将群众立法意见建议“原汁原味”收集起来、提交上去。围绕年度代表进站开展主题活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平陆运河保护与管理条例(草案)》等法律法规提出意见建议。组织各联络站结合选民接待日活动开展宣传活动,通过讲“小故事”积攒“大能量”,激发基层群众参与立法工作的积极性,共收集意见建议26条。此外,探索“联系点+法律服务站”,思练镇人民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在鸿源社区设立法律服务站点,联合高校开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法律服务”活动,打造“法院+高校+乡村”实践前站,共同构建“快、准、稳”化解矛盾纠纷新模式。
法治宣传,融通社会治理。城关镇城南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下辖4个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共有居民3000余户、10000余人。如今,社区基层立法联系点不仅是立法主阵地,还是法治宣传和基层治理的场所。一方面,将立法和普法有机融合,设立集调解、公证、咨询、援助、宣传于一体的“法治超市”,引导广大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另一方面,将立法和调解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辖区“永辉调解法工作室”作用,重点解决简易案件、民间矛盾纠纷。2024年以来,累计调解案件1317件,结案1270件,诉前调解成功658件,申请司法确认出具调解书80份,为化解民商事纠纷搭建了“快车道”,形成“联系点+法院”多元解纷机制。
基层立法联系点作为立法“直通车”,以其“小”身躯承载着“大”使命,保障了立法直接反映和体现民情、民意、民智、民心。而“社区充电桩建设”“夜市街”等协商共治项目顺利落地,生动展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忻城的实践成效。
作者:吴治除
来源:来宾日报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