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落地 清渠润物保粮丰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5-06-11

“多亏了这条渠道,今年春耕灌溉不愁了!”近日,来宾市兴宾区桥巩镇高槐村村民韦大叔看着汩汩流淌的渠水,满脸喜悦。这背后,是来宾市人大代表韦彦亦积极履职、推动建议落实,助力解决旱区用水难题的生动实践。

今年,广西遭遇多年不遇的旱情,桂中地区尤为严重。北之江下游流域的高槐、彩村等村屯8000多亩田地深受缺水困扰,农作物生长岌岌可危,村民们忧心忡忡。桥巩镇人大主席、来宾市人大代表的韦彦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深入调研、广泛收集村民意见后,她在市人大会上提出了《关于要求建设桂中治旱连通渠道增加北之江下游流域枯水期用水保障的建议》,详细阐述当地旱情严峻形势、缺水对农业生产和村民生活的影响,以及建设连通渠道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这份建议迅速得到来宾市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建设管理局、市财政局、市水利局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各部门迅速行动,组建联合工作专班,深入桥巩镇实地勘察,结合当地地形地貌、水源分布和灌溉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渠道建设方案。渠道建成后,有效解决桥巩镇高槐村、彩村等村屯8000多亩田地的灌溉难题,为当地农业生产注入“源头活水”。即便旱情仍在持续,得益于这条连通渠道,农田里的水稻、甘蔗等农作物依然绿意盎然,茁壮成长。 

“以前靠天吃饭,一遇干旱就减产,心里没底。现在有了这条渠道,再也不怕缺水了。”彩村村民黄大姐感慨地说。

据初步估算,渠道通水后,当地农作物亩产量预计可提高15%—20%,极大增强了农业抗风险能力,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保障。 

“为群众发声、解决实际问题是我的职责所在,看到建议落地见效,乡亲们受益,我感到无比欣慰。未来,我将继续关注民生,积极履职,为推动乡村振兴、保障粮食安全贡献更多力量。” 韦彦亦表示。

人大代表的建议,一头连着百姓心声,一头系着政府决策。在此次抗旱保灌行动中,韦彦亦代表的建议得到高效落实,彰显了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担当作为,也体现了政府部门对民生关切的积极回应。这不仅是一场与旱情的赛跑,更是一次“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生动诠释,为来宾抗旱保丰收书写了温暖而有力的篇章,更为其他地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范例 。

文字:覃禹铭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