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培训让代表履职更有“力”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5-04-24

4月的绿城南宁,木棉绽放,生机盎然。一场关于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的“充电之旅”在这里悄然开启,又在满满的收获中圆满收官。

4月22日上午,广西大学会议室里,忻城县2025年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正式开班。忻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东梅的动员讲话,如同一剂强心针,让现场110余名代表神情肃穆、目光如炬。

“人大代表是党和群众的连心桥,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法治建设的基层一线,都是我们的‘主战场’。”她的话语掷地有声。”台下的代表纷纷翻开笔记本记录。

本次培训邀请多位资深专家授课,通过理论辅导与案例剖析相结合,全面提升代表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

首场专题教学中,广西新闻出版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正厅级)黄健以解读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阐释国家战略部署与地方发展实践的衔接点。学员们一致认为,课程既“接天线”又“接地气”,为履职实践提供了清晰方向。

自治区人大原副秘书长凌志勇在《如何做好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课程中,结合多年经验,从议案撰写、联系群众、监督问效等方面传授实务技巧。课堂上,学员们认真记录、积极互动,学习氛围浓厚。

此外,培训班还聚焦科技赋能与法治建设。南宁市青秀区新媒体联合会副会长、Ai900人工智能认证工程师杨艳密结合DeepSeek智能应用案例,生动展现人工智能在基层治理中的潜力,激发代表们对数字化履职的思考。自治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原主任委员刘耀龙系统解读人大立法监督职责,强调“法治是代表履职的根本遵循”。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培训班安排了实地研学,代表们走进横州市的茉莉花海,也踏入六景镇的履职中心,在一线寻找履职灵感。

在横州市中华茉莉园,连片的茉莉花田中,“人大代表+企业+农户”的三产融合模式结出硕果。通过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带动茉莉花产业发展惠及数千农户。一名代表感慨:“乡村振兴需要代表主动作为,既要当好‘监督者’,更要当好‘参与者’。”在横州莉妃花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学员们深入人大代表创业实践基地,学习“技术培训+品牌营销”经验,直观感受代表引领产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走进六景镇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学员们详细观摩代表联络站建设、选民接待日等创新机制。中心通过“定期接访、台账管理、闭环督办”模式解决群众诉求,成为基层治理的“示范窗口”。学员们纷纷表示:“这些经验可操作、可复制,为我们联系群众提供了新思路。”

4月24日下午,培训班举行结业仪式。忻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国松在总结中强调:“此次培训以‘学’夯基、以‘践’增效,实现了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双提升。”学员代表在发言中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起点,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动力,在民生改善、法治建设等领域精准发力,争做群众的“贴心人”和“代言人”。

图文:罗   静  

初审:蓝方勇  

终审:韦良治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