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保水解田“渴” 全力护航保丰收
2天清理水葫芦150吨,疏通河道1公里; 3座水库累计放水20万立方米;将三马车和塑料桶改装成移动水车的18台“土装备”连续作业,日灌溉量达60亩……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面对持续干旱导致农田缺水问题,武宣县禄新镇各级人大代表主动作为,听民声、解民忧,以实际行动助力抗旱保生产工作,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
“干旱这么严重,河道基本干涸了,马上要插秧了,这可怎么办啊?”“久旱无雨,我们急需水插秧,请代表们帮我们想想办法吧。”近日,陆如文和李燕棉两位代表在走访选民活动时,不少群众向他们反映旱情影响春耕灌溉,希望代表们帮忙解决春耕用水问题。陆如文、李燕棉等代表将收集到的选民缺乏灌溉设施、灌溉水源不足等问题,通过“走访-记录-分类”,累计梳理出抗旱保苗核心问题8项,为后续精准施策打下基础。
为破解农田缺水问题,该镇人大主席组织代表成立调研组,深入各村开展“田间问旱情”行动,实地察看蔗(稻)苗长势、农田旱情,现场研判旱情影响,针对河道堵塞、养殖沼液如何变废为宝、高位地块灌溉难、缺乏灌溉设施等问题,提出清理濠江河、科技灌溉、村企共建、统筹调配设备等建议。镇人大迅速将6条建议转交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并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现场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在跟踪督办清理濠江河的建议时,人大代表多次到施工现场跟踪督办, 8.2公里河道清淤工程全面告捷,护堤加固使蓄水能力提升了30%,也护卫着沿线7个行政村万亩良田。
在跟踪督办科技灌溉的建议时,在代表的倡议和推动下,该镇政府主动作为,搭建了水肥一体化推广智慧农业平台,这套系统通过人工调控后实现水肥同步输送,较传统方式节水60%、节肥20%,现在科技灌溉已成为该镇农田的新常态灌溉方式。陆如文常掰着手指算起“节水账”:“过去‘大水漫灌’,每亩用水30吨,旱情严重时,水都不够用。水肥一体化推广后,现在精准滴灌每亩只需12吨。”
在跟踪督办村企共克旱情的建议时,黄恒糯、覃良正等代表经常到复旦、思布等村实地调研,还主动联系镇辖区10家养殖企业、县博宣公司等民企,通过养殖户免费为农户铺设支农管网、为蔗农提供“机井补贴+免费管网”等缓解旱情。在代表们全程跟进下,200多户农户的农田得到了养殖企业富含有机质水肥灌溉,7000多亩的蔗田在博宣公司铺设滴灌管道进田中得到了“解渴”。
“春灌对春耕太重要了,这水来得真及时,希望今年有个好收成。”“人大代表真是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人啊。”“要给代表们点个赞!”村民们纷纷点赞。
下一步,禄新镇人大将继续以问题为导向,紧盯村民群众在农业生产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主动靠前、积极作为,全力服务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文字:荣艳凤
初审:刘万丽
终审:黄 勇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