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新镇人大:“人大代表+N”赋能基层治理
近年来,武宣县禄新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将人大代表与各类资源、力量深度融,积极探索创新,以“人大代表+N”机制为有力抓手,走出了一条具有禄新特色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人大代表+纠纷调解”,化解矛盾促和谐
土地纠纷、邻里矛盾等看似琐碎的小事,往往关乎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禄新镇人大积极组织人大代表参与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建立“人大代表+N”联动调解机制,整合各方力量,共同攻克矛盾难题。
新学村第三村民小组与第四村民小组在“林否山”附近20余亩山林地块的归属纠纷长达10余年,镇政府多次调解都未能妥善解决。驻禄新镇新学人大代表联络站代表梁柳在接待选民时了解情况后,迅速行动。镇人大主席与人大代表和自然资源、林业等部门深入纠纷地勘查,走访案件知情人,搜集历史档案。经过4次实地走访、3场调解会议,最终做通了两个村民小组145多户村民的思想工作,成功化解这宗逾十年的土地纠纷。
2024年以来,该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走访接待群众,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累积90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85件,化解率达94.4%,有效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不断提升基层治理工作效能。
“人大代表+产业发展”,助力增收富乡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糖料蔗生产是禄新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禄新镇人大紧紧围绕蔗糖业等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探索“人大代表+产业发展”模式,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提出一系列建设性建议,如关于加强蔗农技术培训的建议、关于解决糖料蔗生产用水的建议、关于产业路硬化道路的建设等,这些建议转交给有关部门办理后,均得到积极回应和落实,有效推动蔗糖业的发展。
在人大代表的带动下,仅2024年全镇修建产业路15条,开展糖料蔗技术培训5场,通过盘活村里土地资源,发展“制糖企业+第三方服务种植机构+农户委托”运营方式,建成千亩连片脱毒种苗糖料蔗种植示范基地1014亩,成为自治区2024年糖料蔗春耕生产现场参观点,成功打造一、二、三级良种繁育基地1870亩,建设年生产能力3万亩的标准化甘蔗脱毒种茎加工厂、投资828.62万元建成糖料蔗生产滴灌、水肥一体化试点基地6119.5亩等。昔日的荒地变成了如今的“甜蜜”产业田。人大代表们以实际行动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人大代表+政策宣传”,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禄新镇人大整合代表和志愿服务队伍力量,围绕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政策宣传。2024年以来,禄新镇各级人大代表组织开展政策宣传活动16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有效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引导群众依法合理表达诉求,积极参与基层治理。
禄新镇探索的“人大代表+N”基层治理机制,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在基层治理中的桥梁纽带作用,让人大代表真正成为矛盾的“调解者”、产业发展的“引领者”、政策的“传播者”。未来,禄新镇将继续深化这一机制,不断探索创新,为基层治理注入更多的代表智慧和力量,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持久,安全感更有保障。
文字:荣艳凤
初审:刘万丽
终审:黄 勇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