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茆镇人大:全方位发力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武宣县黄茆镇人大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引领作用,提升代表履职能力,激发代表履职热情,有效推动人大工作与乡村振兴互融互促,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助力产业大发展
走进黄茆镇大浪村糖料蔗生产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甘蔗地里整齐摆放着一根根水管,仿若一条条黑色长龙。“村里正在建设滴灌设施,主管道已铺好。2024年,全村有860亩甘蔗地用上水肥一体化式灌溉装置。”该县人大代表梁建钫指着水管兴奋地说。
近年来,黄茆镇人大持续发挥联络站优势和代表作用,通过组织各联络站开展民意接待活动,收集到关于水肥一体化项目建设、糖料蔗种植管护等意见建议10余条。
在黄茆镇大浪人大联络站召开“甜蜜事业•代表有为”主题活动中,代表们集中反映抽水电费高、缺乏种植技术等问题。黄茆镇人大积极与武宣县博盛农机专业合作社、广西博宣公司对接,利用原有抗旱水井资源打造形成水肥水源的发展模式,协调博宣公司解决水肥示范点抽水电费,降低建设成本投入,同时邀请博盛农机合作社会长武启惠到田间地头讲解种植技术,2024/2025年榨季大浪村进厂糖料蔗约7万吨。
时下正是春耕种植的好时节。经过一年的精心筹备和建设,黄茆镇大浪村“水肥一体化”建设项目于2024年底全面竣工,并在2025年春耕种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助力人居环境整治
黄茆镇人大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积极组织人大代表与党员干部通过入户走访、微信群推送、村广播等方式,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目的、措施和重要意义,引导群众落实好“门前三包”责任,动员广大群众主动加入到整治工作中来,努力营造“环境整治、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代表们还带头清理、维护、管理自家庭院,先后开展环境整治大行动2次,发动人大代表32人,带动群众200余人参与整治,并定期组织群众整理乱堆乱放、拆除乱搭乱建、清理乱挂乱贴等。同时,不定期组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视察活动,及时反馈发现的问题,持续跟踪整改见效,用实际行动助力人居环境提质增效。
服务群众“零距离”
人大代表联络工作站是群众的“连心桥”,是代表联系群众、听取民情、汇聚民意的重要平台,该镇人大在年初详细制定了《人大代表进站接待选民计划安排表》,组织人大代表在联络站轮流坐班,认真听取并记录选民代表反映的问题和意见,能现场解答的立即给予答复,对于未能现场解答的问题,认真梳理并及时报送相关部门,努力为选民们传递心声,推动各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024年以来,代表联络站已接待选民200余人次,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35条,已协调处理有关道路交通出行、人居环境改善、矛盾纠纷等各类问题28件。在镇人大的积极推动下,大浪村大浪屯电灌站优质稻产业基地配套水利建设工程、黄茆村村屯美化亮化工程、上额村甘检屯田垌水利渠道硬化工程等4件群众热切期盼的实事,在2024年初人大会上经全体人大代表票决后确立为年度民生实事项目,该镇人大持续跟踪监督,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把群众所需所盼变成可观可感的生动现实。
“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实实在在改善了群众的日常生活和产业发展环境,彰显了政府对民生的高度重视与责任担当,我们全程参与监督,见证了项目从规划到实施的每一步。”该镇人大代表冯腾说道。
今后,黄茆镇人大将持续聚焦产业振兴发展、基层社会治理、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不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建言献策、积极作为,以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的初心和使命,为推进黄茆镇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文字:覃金芳
初审:梁仕志
终审:廖桂华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