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教育民生写在兴宾人大履职答卷上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5-01-20

近年来,兴宾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助推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重点,紧紧围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校建设项目提质增速等等关键议题,精准设置监督议题,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为教育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献智出力。

夯实站点建设常态履职。兴宾区人大常委会从区域群众和基层需求出发,围绕代表资源和专业优势,凸显“联络站+教育”元素,按照“六有”“六化”标准,建设了教育系统人大代表联络站,为教育系统人大代表常态化履职搭建了平台。站内16名教师人大代表充分模范带头作用,深入教育一线开展“三联三帮”工作,在与教师、学生零距离沟通交流中,探寻教育质量提升的动力源,齐心协力开创兴宾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教育系统人大代表联络站有效架起代表与师生之间的‘连心桥’。”驻站代表、来宾市第十四中学副校长莫小凤说,2022年3月建站启用以来,驻站人大代表定期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24次,认真倾听选民诉求,详细记录问题,并按照程序转办处理。在办理过程中,驻站代表通过“精选题、集中访、跟踪办”闭环工作模式,集中走访选民30次,为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做好充分准备。

开展视察调研听声问需。“我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但教育资源分布还不均衡,建议加快集团化办学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推动集团化办学快速发展”“建议学校增设生产劳动等课程,从小培养学生个人生活管理能力”“随着生活、学习压力加大,建议加强师生心理健康建设,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教育系统人大代表联络站倾力搭建与学校的“连心桥”,并围绕民生关切,开展“反映教师心声,维护教师权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集团化办学”等6个课题开展专题调研,收集整理一线教职工诉求、学生心声,针对“教育资源配置、师资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30余条,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如何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兴宾区人大将《兴宾区城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情况专题调研》纳入2023年工作要点,成立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任组长的调研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实地视察、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考察学习等方式,全面了解教育发展现状。通过零距离的“望闻问切”,收集调研一手资料,于兴宾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专题听取和审议了《关于来宾市城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形成科学调整城区学校整体布局、加大对学校教学设备的财政投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合理改善学校教师福利待遇等9个方面的审议意见,转交政府部门推进落实,有力推动兴宾教育事业发展进步。

有效监督为教育发展解困。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承载着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寄托着千家万户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就是兴宾区人大监督的重点。兴宾区人大常委会组成督办组,对《兴宾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情况调研报告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开展跟踪督办,以人大监督实效,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2024年,兴宾区制定了《来宾市兴宾区幼儿园布局规划(2021—2030年)》《来宾市兴宾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总体规划(2021—2030年)》《来宾市兴宾区城区学校建设方案》等方案,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完成多所学校新(扩)建,累计新增学位10720个,有效缓解学位紧张问题;投入2.39亿元,推进学校基建项目建设83个,投入172.8万元进行信息设备项目建设,完成来宾市第十中学等7所学校64套教学一体机配备,提高教育的技术含量;举办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各项专题培训,参训教师达2.79万人次,提升教学本领;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段要求,创新推行校内课后服务“4+1”模式,得到学生和家长一致好评;实施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程,共结29对,突破了偏远地区基础教育瓶颈;按照“核心校+弱校”协调发展的工作思路,持续推进来宾市第六中学等7个紧密型教育集团,推进辖区学校共享集团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优质的教学资源,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教育关切。

“把孩子送到这么优美的校园里学习,教师认真负责,孩子学有所获,我们做家长很放心”“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够获取这么好的教育资源,我们真的很高兴”……民之所盼,就是兴宾人大履职所向。下一步,区人大将继续聚焦教育发展现状和群众需求,充分运用好人大监督职能,奋力推进兴宾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文字:韦妮萍

初审:潘   琦

终审:莫祖才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