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力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宾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综述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5-01-18

春华秋实又一载,奋楫笃行续新篇。

这是一份体现全市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砥砺前行的履职答卷:全年推进地方性法规立法4项;听取审议“一府两院”专项报告15项,开展专题调研5项、跟踪督办7项,检查5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作出决议决定11项,依法任免国家工作人员74人次。工作经验获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和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9项,在自治区人大经验交流会议上作典型发言4次……

2024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和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履职尽责,创新实干,为来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人大贡献。

强化政治引领,在坚持党的领导上彰显人大作为

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和最大优势。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恪守最高政治原则,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人大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有力有序推进。坚持党管干部与人大依法任免有机统一,顺利实现组织人事安排意图。严格落实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全年向市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重大活动、重要工作累计43次,全部按市委要求抓好落实。

市委有号召、人大有行动。市人大常委会强化政治担当,主动围绕加快建设“五千九百”现代化产业体系,领衔服务重点工业企业和重大项目建设,全力以赴推进2个产业链招商专班工作,认真落实乡村振兴帮扶联系点、联系社区、“创城”工作机制,努力完成党委中心工作任务,做到市委决策部署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职能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注重务实管用,在立良法促善治上作出人大贡献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市人大常委会结合全市发展实际,坚持立良法、促发展、保善治,不断夯实我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根基。

持续推动宪法法律实施。组织开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协同开展送法进乡村“百场千村”普法提升专项行动。修订来宾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实施细则,组织37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就职时进行宪法宣誓。开展备案审查及法规规范性文件专项集中清理,共梳理49件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突出地方立法“来宾特色”。开展“小切口”“小快灵”立法,创新开展立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公平竞争审查,颁布实施《来宾市农贸市场管理条例》,《来宾市象州温泉保护条例》通过二审,组织起草《来宾市公共消防设施管理条例》,开展区域公用品牌发展促进、电动自行车安全和公共餐(饮)具消毒管理立法调研,指导金秀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古茶树保护条例、旅游发展条例,起草山水瑶城景区条例。首次举办全市地方立法工作专题学习培训班,不断提高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能力和水平。

推动提升法治来宾建设水平。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督促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开展全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情况专题调研,不断夯实全市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开展执法检查,推动相关法律法规深入贯彻实施。深入探索司法监督新路径,修订类案监督评议办法,持续开展类案监督评议,大力营造公平正义的良好法治环境。

提升监督实效,在助力改革发展上践行人大初心

市人大常委会紧扣发展第一要务,围绕全市中心工作,找准人大监督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努力使监督效能转化为发展动能。

着眼于推动经济稳增长,聚焦构建“五千九百”现代化产业体系抓监督。围绕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深入贯彻实施自治区投资促进条例、“五千九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公物仓创新试点建设等方面,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实施有效监督,推动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全面融入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全市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全区前列。

着眼于推动发展现代农业,聚焦乡村振兴“八大工程”抓监督。密切关注守好国家“糖罐子”,推动市政府加快糖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建设,实现蔗农增收、糖企增效、供给安全。持续开展人大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建设三年行动”,成功创建一批人大助力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助推乡村产业发展、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

着眼于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聚焦生态文明抓监督。完善生态环境报告机制,专题审议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推动我市环境状况逐年向好,市城区首次实现空气质量双达标。上下协同联动开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法规的执法检查,助推城市管理取得实效。充分发挥“代表在线”APP平台优势,办结人大代表反映的事关污染防治的意见建议254条。

着眼于推动补齐民生短板,聚焦民生改善抓监督。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听取审议工作报告、跟踪督办等方式,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跟踪督办市城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情况调研报告审议意见及专题询问有关工作要求的落实,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围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开展专题调研,推动加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队伍建设。通过开展执法检查、专题调研、跟踪督办等方式,推动解决农民工欠薪、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高层建筑消防隐患等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加强代表工作,在促进代表履职上汇聚人大力量

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尊重人大代表的主体地位,注重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紧紧依靠代表做好人大各项工作。

注重发挥“提质增效”目标导向,倾力服务代表履职。紧扣代表履职需求,开展全覆盖、菜单式、精细化代表培训,举办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部分市直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坚持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邀请基层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76人次、参加常委会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等210多人次,多措并举提升代表履职本领。

注重“线下+线上”紧密结合,提升代表履职质效。高标准、规范化建成6个县(市、区)和70个乡镇(街道)代表履职活动中心、563个代表联络站,实现代表线下履职平台网格化全覆盖布局。开展“混合编组、多级联动、履职为民”主题活动,创新打造“联络站+侨务工作”“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络站+民族团结”等站点融合工作品牌。将“代表在线”APP融入“智慧来宾人大”平台,通过平台反映问题或提出意见建议4299件,已办结4098件,办结率95.32%,为代表全天候常态化履职提供有力保障。涉侨工作人大代表联系点建设经验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肯定性批示。

注重“提交办督”一体化,做好代表建议后半篇文章。围绕“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要求,完善代表提出建议前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归口交办、集中交办、网上交办机制,实施人大、政府领导领衔督办、人大各专工委全面督办督查机制,全面提升代表建议办理质效。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64件代表建议已全部办结,办结率100%,代表满意率100%。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扬帆。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开启“十五五”发展新篇章的谋划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人大常委会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持续加强自身建设,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学思想、讲协同、抓落实,以高质量人大工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来宾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字:黄寒冰

初审:邓乐达

终审:黄寒冰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