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提升“三农”工作质效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4-11-22

日前,在无人机的视野下,一座座青山含笑叠翠、一处处产业绽放生机、一条条公路四通八达、一个个乡村和美宜居、一位位农民喜笑颜开.......一幅“农”墨重彩的“三农”画卷在武宣大地徐徐铺展。

近年来,武宣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热点、难点问题,主动作为,积极履职,依法开展涉农领域专项监督和发挥代表作用等工作,为武宣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美丽图景贡献人大力量。

主动作为 服务中心

武宣县委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行动,高起点建设美丽乡村“武宣样板”。  

对此,县人大常委会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把“三农”领域有关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要点,切实做到党委和全县中心工作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助力武宣县走出一条具有武宣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之路。紧扣全县“三农”工作主题,每年都及时召开机关党组会议,坚持先行一步、学深一层,为打好“主动仗”打牢思想基础。同时,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以“一线工作法”找准问题症结,以“解剖麻雀法”破解共性难题。在开展蔗糖业方面调研时,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先后前往二塘、黄茆等乡镇调研全县关于蔗糖业高质量发展情况。“灌溉水怎么解决?机械化服务是否到位?”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结合各乡镇在发展蔗糖业工作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剖析共性问题,提出个性建议,为推动蔗糖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大方案”。

此外,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率调研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还先后对脱贫攻坚、产业振兴联农富农以及农村饮用水安全等涉农工作开展系列专题调研,多渠道、全方位收集意见建议,客观全面总结成功经验,深入细致找准困难问题,“对症下药”提出意见建议,为促进全县“三农”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突出重点 保持同心

“三农”工作林林总总、千丝万缕,唯有在实际工作中牵住“牛鼻子”,才能使人大工作和县委同步,与人民群众同心,助力全县有效破解乡村振兴工作中的重难点问题

一方面,结合武宣乡村实际,对乡村振兴促进“一法一条例”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时,在召开执法检查工作动员部署的基础上,县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前往三里镇、桐岭镇、武宣镇等,走进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现代设施农业等,实地检查农业配套生产设施和农业管理用房、村集体经济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农文旅发展等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倾听镇、村干部和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的心声,为做好“三农”工作出谋划策,助力武宣乡村振兴,推进共同富裕。

另一方面,还先后听取审议县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情况、发展养老事业、文化旅游、教育、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及管护等20余项工作报告,对全县生猪全产业链发展情况等开展专题询问,并形成高质量的《审议意见》,将组成人员和代表们的建议“原汁原味”反馈县政府及相关部门,限期整改落实。还及时督促相关部门对照问题清单,认真逐条予以落实并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组织代表对相关部门的整改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目前,全县乡村振兴相关制度、政策顺利出台,着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有效解决,促进全面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助力实现了糖料蔗种植面积和产量“双增长”,成功引进“智慧农业”设施蔬菜项目,创新引入湖广牛都高端和牛养殖产业链,创新打造“乡村旅游+农业”“乡村旅游+康养”“乡村旅游+文化体验”等“乡村旅游+”融合模式,成功创建区级乡村旅游示范区(点)5个。

深入基层 反映民意

乡村振兴,代表先行。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纽带作用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县人大常委会通过听民声、聚民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县人大常委会指导各乡镇人大改变原来在代表联络站定时定点、坐等接待群众的模式,以代表小组为活动主体,采取线上线下、站内站外结合方式,组织开展实地视察、外出考察、现场检查、一线调查等活动,丰富拓展代表联络站功能。如围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主题,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五级人大代表开展“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系列活动,督促有关部门持续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改善村容村貌,提升群众幸福感。助推县政府持续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分类梯次推进生活污水治理等;撬动各级财政资金9700多万元,实施农村道路提升、供水保障、水电路网工程建设等项目36个,目前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8.5%、污水治理率45%、生活垃圾收运率和无害化处理均达100%。

从该县人大常委会还了解到,各乡镇人大以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为依托,找准契合点,探索和党群服务中心、矛盾调解中心、信访接待站等平台融合,协同做好社情民意收集工作,依法促进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在全县推广“圆桌会”“议事会”“议事亭”“田园会”等,众人事情由众人商量,尊重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决策,形成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实质化解的强大动能,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做到以民主促民生。助推全县持续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及“五事共治”等治理方式,推行“一镇一做法”,探索“24小时热线”“有呼必应两级平台”“线上接待中心”等一批畅通解决问题渠道的乡村治理品牌。仅2023年,全县通过“五事共治”机制共收集问题建议1631件,解决1554件,解决率95.27%,实现农村信访同比下降32%,群众满意率95.53%。

一张张百姓笑脸、一个个向好变化、一次次美丽蝶变,武宣县人大常委会正持续发力守护民生温度。下一步,该县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在联系人民群众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在依法履职上下功夫,助推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迈上新台阶。

文字:滕少娟 何晓

初审:李珮珮

终审:覃大任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