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人大”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兴宾区石陵镇坚持党建引领、人大赋能,积极探索“党建+人大”联动机制,以“党建引擎”赋能人大工作,推动基层党建与人大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绘就“组织强、产业兴、治理优、乡风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党建+履职有为”,激发代表工作活力,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将全镇67名各级人大代表和党员编入全镇77个微网格,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机制,利用调研视察、走访入户、党员大会、主题党日活动等,倾听村情民意,掌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生活状况。
加强镇代表小组服务管理,制定《石陵镇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小组工作办法》,按照代表工作实际和有利于开展活动的原则,设置12个代表小组,组织全镇67名各级人大代表开展代表集中活动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票决石陵镇政府2024年2件民生实事项目、商议石陵镇第十八届人大七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结合群众反馈,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快推动兴宾区特色米粉—石陵红薯粉品牌发展的建议》《关于不断壮大延伸蔗糖产业链的建议》等24条建议,全力推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耕地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提质增效。
“党建+阵地建设”,坚决贯彻落实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敞开群众“民意窗”。探索党员活动室与人大代表联络站一体化建设,创新融合人大制度与党建活动,引导党员、人大代表正确履行职责。同时依托全镇12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立“党员+人大代表+选民群众”微信民意反馈群,认真倾听选民在群里反馈的急难愁盼问题,结合线下走访调研、视察,广泛收集村情民意,利用来宾人大“代表在线”APP平台及时反馈人民心声。今年以来,各级人大代表上报并交办了40多件民情民意,党建引领人大工作取得新实效。
“党建+监督问效”,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把稳政治方向“航船舵”。聚焦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工作动能,建立乡镇“主要领导领衔督办+分管领导协助督办+人大代表跟踪问效”的督办机制,强化跟踪督促问效。构建人大监督与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联合监督链条,组织党员干部与人大代表不定期开展监督调研、走访群众,通过持续看、长期跟、重点督,动态掌握民生实事项目落实、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实施情况。今年以来,镇人大对2个民生实事票决项目、一事一议项目、产业路项目开展12次民主监督,有效推动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快速落实。
“我们将继续擦亮为民履职底色,扎实推进乡村规划建设、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等工作,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兴宾区人大代表,石陵镇党委书记张影根表示。
文字:罗莉兰
初审:罗莉兰
终审:韦 韬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