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当好群众的“服务员”
——记兴宾区、石陵镇人大代表韦海荣
凉风习习、芳草依依、稻香扑鼻、鸟鸣啾啾,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兴宾区石陵镇挂榜村的田野上,兴宾区、石陵镇人大代表、挂榜村委副主任韦海荣已经深入田间地头访民情、解民意、宣政策。“总是闲不住,也总是停不下”是韦海荣每天的真实写照。对于选民群众来说,这份“闲不住”恰恰是他的热心肠,这份“停不下”也正是他的办实事。无论是在村里的“小家”,还是工作片里的“大家”,他始终不忘为民初心、不忘履职恒心,扎根在农村一线,倾听群众心声,用实际行动换取百姓幸福。
勇于担当作为,当好服务基层的“带头人”
“挂榜村委大黄村开展油茶种植活动,人员不够有群众求助,你能不能安排人赶过来?”
“没问题!”
“挂榜新庆段的桂中治旱工程塌方,存在安全隐患,你能不能安排人过来拉警戒线?”
“马上到!”
这是韦海荣代表工作中的日常状态,作为挂榜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的站长,也是本村村民委副主任。多年来,他始终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一步一个脚印,奔走在田间地头、服务在乡村农户之间,把汗水挥洒在他热爱的这片土地上。哪里有群众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积极履职尽责,当好一心为民的“守护人”
韦海荣总说:“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进群众家门,是人大代表深入了解群众、与群众建立深厚感情的重要途径。只有真正走进群众的生活,才能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于是,在田堤上、在辖区甘蔗地边、在河湖沟渠旁常常会出现他的身影。他始终坚守“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使命,广泛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将为民情怀深植于心。
新庆段的桂中治旱工程塌方严重影响群众出行,韦海荣代表立即上报镇相关部门,并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到现场拉警戒线和排查受灾情况。
当群众反映大黄村中没有安装路灯晚上回家路面一片漆黑存在安全隐患时,他又迅速行动起来。他带领村干部实地查看、商量对策,并通过村里自筹和向上争取资金的方式,为大黄村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让夜晚的村庄变得明亮起来。路灯的安装不仅改善了村里基础设施条件,也切实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一盏盏路灯像颗颗闪亮的星星,照亮了大黄村的夜空,点亮了群众的回家路,更照亮了村民的幸福路。
坚持一心为民,当好群众的“暖心人”
作为人大代表,韦海荣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他平时总是和基层群众打成一片,深入了解群众需求,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他提出的关于完善双高基地水利化设施的建议,增强了挂榜村双高基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农业增收致富提供了保障;他提出的关于对持榜村三茶屯农田清桉土地,小块变大块的建议有效破解了在耕地后备资源日益匮乏的情况下实现占补平衡的难题。此外,他还关注医疗教育、乡村振兴等领域的问题,提出多条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办理落实。韦海荣代表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人大代表为人民”的承诺,为群众解决了“急难愁盼”的问题。
脚下沾泥土,心中有真情。韦海荣表示,他将不负人民的信任和期盼,忠实履行一名人大代表的职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倾听群众诉求和期盼,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字:罗莉兰
初审:罗莉兰
终审:韦 韬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