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助力耕地保护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4-09-06

今年以来,武宣县思灵镇人大主动作为,组织全镇驻镇人大代表积极配合全镇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工作,为守好全镇人民群众的“粮袋子”贡献人大力量。

凝聚共识,当好耕地保护“宣传员”。为打通群众“思想关”,人大代表与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联合组成政策宣讲队伍,深入村屯、田间地头与群众沟通交流,积极宣传上级有关耕地保护政策,并帮助群众了解耕地种植情况,号召村内人大代表、党员干部带头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共同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线下利用村村通广播、LED屏、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多渠道宣传让耕地保护政策深入人心,筑牢耕地保护的群众思想认识基础。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30多条,有效宣传耕地保护政策。

集中攻坚,当好耕地保护“战斗员”。各人大代表联络站的驻站人大代表主动对接村委,协助村委对照上级反馈下来的“非农化”“非粮化”图斑,逐一核实相关信息,发动代表们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通知当事人在规定时间内自行整改,恢复土地原状,并通过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各部门密切配合、多方联动,确保落实整改。同时,创新农田撂荒方式方法,将引入经营主体作为推进抛荒整治的重要抓手,积极引导协助经营主体流转抛荒田块。截至目前,在镇人大有力监督和支持推动下,全镇已核实举证田长制“非粮化”图斑311个,完成耕地恢复面积3759.73亩,完成率92.6%。

强化责任,当好耕地保护“监督员”。采用“人大代表+村级网格员”方式,对占用耕地情况进行全面摸排,查清问题底数,建立问题台账,不定期督促各村严格按照计划时限完成整治工作,确保可耕地做到应种尽种。同时,按照相关政策法规,分类制定措施,根据不同情形,有序推进清理腾退,恢复种粮。落实“人大代表+村级网格员”动态巡查制度,协同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对发现的违法占用耕地等行为及时予以制止,以“零容忍”态度遏制违法用地、土地抛荒等情况发生。

下一步,思灵镇将持续发挥好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坚决扛起耕地保护“非农化”和基本农田“非粮化”工作监督作用,全方位开展耕地保护政策宣传,常态化监督相关政府部门履行法定职责,为守牢耕地保护红线、粮食安全底线贡献人大力量。

文字:丁秋萍

初审:陈桂云

终审:韦献萍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