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清单推动代表履职走实见效
兴宾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梳理形成“工作清单”,推动代表联络站建设规范化、代表履职常态化。
履职清单推进站点规范建设。人大代表联络站是各级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兴宾区人大注重构建制度体系,规范打造履职活动中心、联络站。制定《兴宾区各乡镇(街道)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建设工作清单》《村(社区)、专业(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清单》,按照“五大功能”定位、“六有”标准,全覆盖建设我区24个乡镇(街道)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324个代表联络站(点),对建设内容、宣传标语、上墙内容、档案材料等规范要求、统一标准。
在小平阳镇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标语格外显眼。活动室、会议室、接待室、室外宣传栏、宣传长廊等功能区一应俱全,墙上张贴着“五个制度”(代表学习培训制度、代表视察调研制度、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代表述职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驻站代表相关信息和代表接待选民安排表、代表履职活动剪影、代表建议办理和群众意见处理流程图等,工作人员正耐心地接待来访群众。
“‘清单化’抓实代表联络站阵地建设,便于联系群众和开展活动,真正发挥联络站的联系和纽带作用。”兴宾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焯说,今年以来,我区各个人大代表履职中心、联络站共开展代表接待日活动两千余场次,推动“小区私搭电线”“产业路肩修缮”等一批关乎民生的小事、实事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调度指导代表履职常态运行。人大代表履职中心、联络站工作清单,对站点常态化运行的时间、内容、方式等进行了部署,明确了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优化了运行机制,如:每月至少应组织1次代表接待日活动,每半年至少应召开1次民意征集会等共计12项履职内容,推动代表履职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见成效。
区人大常委会强指导明责任,实行常委会班子成员和委室联系代表联络站(点)建设工作制度,深入各个联络站,通过听取情况汇报、现场翻阅档案材料、实地查看“上墙”公示等方式,及时协调解决建设工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掌握代表在闭会期间的履职工作动态,推动代表联络站(点)运行工作常态化。“今年以来,园区企业界人大代表联络站,13名驻站人大代表定期开展选民接待日活动6次,集中走访群众6次,收集了园区照明、供水、用工等问题线索20多个,并形成代表建议,得到了区人大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推动解决了企业关心的问题,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来华街道园区企业界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罗覃宾,向区人大指导组现场汇报上半年联络站履职工作情况。
加快“数智”运用,由专人负责管理“代表在线”APP平台,后台动态监测“三率一度”,即上报率、点击率、处置率和满意度,充分运用人大监督数字化改革成果,做到“线上”“线下”清单化指导、一体式推进。
督促跟进推动问题整改。督促检查高位推动,细化措施抓实整改。区人大常委会成立代表联络站建设常态化运行督导工作组,根据《兴宾区各乡镇(街道)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建设工作清单》《村(社区)、专业(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清单》等要求,由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带队,定期或不定期深入乡镇、街道代表履职中心、联络站检查常态化活动开展情况,掌握和了解联络站组织代表进站学习、调研、视察、社情民意收集、接待选民及矛盾纠纷调处等情况。对未按清单要求开展有关活动、未完成规定任务的代表联络站,督导组通过检查,形成问题清单,督促有关中心、联络站(点)限期整改,做到整改一项、报备一项、销号一项。
同时,鼓励各代表联络站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注重创新,打造符合自身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自选活动品牌,积极为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如城北街道人大代表履职中心,探索形成“三融三进三建”治理模式,有效发挥其“五大功能”作用,让倾听民声、汇聚民智、化解民忧成为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的主旋律,有力有效推动了全过程人民民主走深走实。
文字:韦妮萍
初审:潘 琦
终审:莫祖才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