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茆镇人大多举措助力平安建设显实效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4-07-23

今年以来,黄茆镇人大主席团聚焦平安建设中心工作,研究推行“三访问计、三巡问安、三评问效”工作模式,以“平安黄茆·代表行动”主题活动为载体,持续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不断为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添创动力,黄茆镇群众安全感从第一季度的全市倒数第6名跃升到第二季度的顺数28名。

三访问计,听民声聚民智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紧密联系群众的优势,组织各级代表采取“三访”形式深入群众一线问计于民,全力把准推进平安建设关键,找准群众安全感提升症结,积极摸清影响平安稳定问题底数。

分片走访,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单位,组织站内代表分片区走访联系选民,紧紧围绕“制约当地群众安全感的原因有哪些”“党委政府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应该怎样加强”“如何能提高黄茆镇的群众安全感”三个问题,倾听群众内心呼声,了解群众真实想法,充分发挥代表听民声、汇民智作用。

代表夜访,针对经常夜间出行的群众进行重点走访,根据其反映夜间出行不安全的路段进行夜间实地查看,深入了解该路段影响夜间出行安全的因素,收集群众对该路段整改的看法和建议,形成代表意见建议进行落实。

集中接访,组织各人大代表联络站召开“平安问计”座谈会,邀请村委干部、党员代表、村民骨干等力量集中进行座谈,围绕如何推进平安建设、提升群众安全感进行讨论,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灼见良策,二季度座谈会共收集代表关于平安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25条,其中列为重点意见建议6条,为党委政府的工作决策提供了重要方向。

三巡问安,纾民困解民忧

依托4个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单位,充实人大代表到平安建设志愿服务队之中,紧紧围绕治安巡防、法治宣传、隐患排查、纠纷化解等各方面工作,主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

社会治安夜间巡。采取全面铺开、突出重点的方式,合理规划路线、时段、区域,合理安排人员配置,对人员密集区域和安全监控死角等重点巡查区域,做到不留死角、盲区;同时采取“巡逻+宣传”相结合的工作模式,在巡逻过程中向群众发放防诈反邪等法治宣传资料,不断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做到身安、心安两手抓,织密群众安全平安网。今年以来全镇人大代表参与夜间巡逻5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份。

安全隐患重点巡。在春节、清明节、“三月三”、端午节等特殊时段,分片走访村中企业、商店、厂房,针对安全隐患类别逐一进行排查,梳理分析隐患可能存在原因并提出意见建议。今年以来,全镇代表协助参与隐患排查200余人次,填写《安全隐患排查表》20余张,排查出道路安全隐患11处,提出隐患整改意见建议8条,均已按程序交办落实。

重点建议主动巡。针对《关于对209国道黄茆街路段交通安全整治的建议》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点建议,黄茆镇的人大代表们也积极督促跟进,经常到相关区域巡查,及时在来宾人大“代表在线”APP上进行反馈建议在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代表们的不断努力下,12个减速带及警示标记、8个209国道交通安全宣传栏、10米长的桥梁护栏均已安装完毕,209国道黄茆街路段的交通隐患得到有效化解。

三评问效,顺民意得民心

在开展工作中,镇人大主席团坚持以人民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建立好建议办理部门评议、答复意见代表评价、实施成效群众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确保平安建设各项意见建议得到有效落实。

组织人大代表与承办部门进行工作评议,通过听取办理情况报告、现场评议等方式,对平安建设意见建议的办理问题进行问答,确保建议办理有序、高效。

人大代表对建议承办部门的答复意见进行评价,及时填写收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和答复征求意见表》,反馈对承办部门办理结果的满意度,确保办理结果符合建议代表预期。

在各人大代表联络站公示意见建议办理结果,通过电话回访、当面询问、填写问卷等多种形式,收集群众对意见建议办理的评价,确保意见建议办理看得见、摸得着、落得实,真真正正能够解决安全隐患,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文字:梁仕志

初审:李婕玉

终审:廖桂华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