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县运江镇人大:紧扣监督“三环节”,筑牢人大监督堡垒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4-07-02

近年来,象州县运江镇人大主席团在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中,持续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通过紧盯票决监督、护航监督、问效监督“三个环节”,以有力的履职行动筑牢人大依法监督的堡垒。

紧盯票决环节,让监督满载民意

民生票决,攥在手心。运江镇构建起“群众提出、代表票决、政府办理、人大评议”的闭环模式,力保每一项民生实事项目都充分反映民意、体现民需。在票决前,辖区内90余名人大代表走访了1.06万户选民,经征求选民群众建议、听取各方意见后,形成《2024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票决表》,表中共涵盖15件民生项目。

群众关切,回应有声。2023年11月,承载着满满民意的《2024年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票决表》被庄重地提交至镇人代会进行票决。“期待村里头安装上路灯,让夜晚的路变得明亮安全”“建议政府能更加关心留守老人,及时提供免费的健康检查和上门医疗服务”……群众的呼声得到了回应。最终,8项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的民生实事项目脱颖而出。这些项目的确立,成功地将“群众盼的”与“政府干的”进行有机融合,也进一步彰显了人大监督在增进民生福祉工作的显著作用。

助力振兴,成效显著。总投资逾180万元的8项重点民生工程迅速推进,惠及全镇6个村屯巷道焕新硬化,7个村屯安装了200余盏太阳能路灯,1373户脱贫户获得了贴心的帮扶照料。人大代表履职尽责,监督有力,促使18个行政村(社区)标配完善灯光篮球场、文化戏台与农家书屋齐备。响应代表建议和监督,政府积极行动,出台青年乡贤返乡就业创业政策,倾力打造1500亩葛根生产基地,既巩固了乡村振兴根基,也为辖区群众拓宽了就业增收之路。

紧盯护航环节,让监督效能倍增

在市、县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下,运江镇人大主席团积极开展“乡村振兴•监督护航”活动,打好监督“组合拳”,督促政府高质量行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充实理论,护航有效。高度重视“督前”准备工作,将党的创新理论精心汇编成册,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认真研读学习,实现凝心铸魂。

专家参与,护航有伴。在对民生项目进行监督时,除了各级人大代表组成的核心力量,运江镇人大还积极吸纳与监督项目紧密相关的专业人士、工作者以及选民群众参与其中,他们的建议给人大代表开展监督工作提供了实用且专业的支持。在督导运江镇耕地保护工作时,人大代表们特意联合了来自象州县作物种植、防汛抗旱、地质保护及群众思想工作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监督进程。这些专家凭借深厚的专业背景,深入剖析问题本质,为人大代表依法行使监督职责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确保粮食安全,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同时,人大代表们充分扮演桥梁角色,借助专家的权威解读,耐心向群众普及耕地保护政策,有效凝聚了群众共识,赢得了广泛支持。

联动监督,护航有力。运江镇人大主席团与镇纪委建立信息共享、配合监督、问责激励、以案促改等协同联动机制,进一步提升“人大+纪委”联动监督效能。运江镇长塘村至新运村进村道路年久失修,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人大代表反映情况后,镇政府对道路硬化整改进度仍较为缓慢,人大与纪委联动开展跟进监督,对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不够上心的分管领导进行面谈督促。在联动监督推动下,镇政府将长塘村至新运村进村道路维修列入2024年“一事一议”项目。该项目共投资45万元,道路修缮后将大大方便周边3000多名群众的生产和出行。

紧盯问效环节,让监督走深走实

运江镇人大主席团探索推行“三张清单”监督机制,让人大监督更加具体化,更具执行性。

以“问题清单”抓监督实效。“工程可以如期交付吗?”“太阳能路灯安装后期如何维护?”“项目施工有没有超出预算?”在全镇实施亮化工程项目中,代表们结合视察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以及选民群众反映最突出、最强烈的问题,提炼形成“问题清单”工作表,通过办前、办后和不定期回头看严督落实效果,确保“问题清单”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以“责任清单”抓责任落实。将党委重点推进的工作、人大代表议案建议中提及的民生实事项目梳理罗列成“责任清单”表,通过询问的方式监督承办部门的分管领导、主要负责人,确保各项任务明确到人、责任到岗。通过清晰明确的责任分工,让各部门和相关人员清楚知晓自己的职责与任务,形成齐心协力、共同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

以“整改清单”抓持续问效。针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制定“整改清单”,详细列出整改事项、整改期限、整改责任人和整改要求。今年以来,通过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分别约谈提醒了4 个项目的负责人,有力地保障了民生项目的及时落实。

文字:赖   保    

初审:李巧容   

终审:韦喜刚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