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绘就兴宾人大履职新画卷
监督一览无余、履职一单掌控、民意一路畅通……兴宾区人大常委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切实履行人大法定职责,发挥人大监督效能,描绘一幅鲜活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兴宾画卷。
一、把牢“一条主线”推进党的建设
兴宾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人大工作最高政治原则,全面强化常委会党组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确保人大工作始终与党的中心工作保持方向一致、目标一致、步调一致。2024年上半年,对区级财政预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7个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决定,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8人次。
二、发挥“两个作用”筑牢履职单元
精心编组,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凝聚履职合力。紧扣基层单元和代表行业优势,持续为“一镇(街道)一品”凝心聚力。180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全部编入兴宾区24个乡镇(街道)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和324个代表联络站(点),推动代表履职实现“区、乡、村、屯”四级全覆盖。来华街道高新社区涉侨工作人大代表联络站汇聚侨界代表力量,探索形成“联络站+侨务”工作品牌,开通侨胞便民服务专窗,快速办理华侨子女落户就读、境外人员暂住登记、劳务派遣等服务,打出一手好“侨牌”。
拓展融合,发挥站(点)作用畅通实践渠道。组织实施联络站建设“1158”工程,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与代表联络站融合蝶变。升级打造“糖料蔗产业高质量发展”“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等7个各具特色的示范性代表联络站(中心),同时将基层立法联系点与代表联络站(点)进行资源整合、功能融合,构建治理共同体。善用数字化履职场景,实现代表移动履职。通过“代表在线”云上搭台,形成监督检查全覆盖、问题管理全闭环的“民情数据库”。今年以来,各级人大代表通过“代表在线”APP平台报送市容市貌、污染防治等信息61条,已完成处理52条,处理率85.2%,满意率为100%。
三、立足“三项服务”提升履职效能
紧扣区委“经济强区”总体思路,把服务中心大局与人大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监督实效。围绕民生认真开展调研、审议和满意度测评,跟踪督办《兴宾区城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情况推进情况调研报告》等落实情况,开展《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条例》执法检查,以人大的“监督指数”换取人民的“幸福指数”。
服务法治社会建设,推动良法善治。突出征集对象“广覆盖”、开展过程“显特色”、工作推进“重实效”,建立了3个基层立法联系点、57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信息采集站,围绕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草案、工作制度、法规草案等征求意见9次,收到有价值、接地气的意见建议214条,开展普法宣传130余场次,在筑牢法治保障中发挥人大作用。
服务乡村振兴,打好产业“特色牌”。围绕“乡村振兴,人大同行”主线,实施“三航”工程,引导各级人大代表做好“四员”服务,弹奏乡村振兴交响曲。发挥代表“领头雁”作用,推动“现代陆基渔业产业园+稻螺种养+旅游休闲垂钓”大型田园综合体项目产业发展,已建成3个大型陆基渔业养殖基地,养殖水体约3.9万立方米,年养殖水产品产量达550吨,产值约1900万元。
四、夯实“四个一”工作,深扎全过程人民民主根基
探索规范管理的方式方法,把代表主动履职融入“四个一”工作,打开“上接天线、下接地线”的基层人大新格局。
“一份清单”激活代表履职潜能。选择多个“小切口”制定了《村(社区)、专业(产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工作清单》,将指标细化成项、量化到人、分类计分、公开管理。城北街道政和人大代表联络站在完成12项“规定动作”基础上,融合手语元素,组建了网格宣讲员队伍。“把党的理论、重大会议精神的核心句编成手语,在亲子互动中不知不觉地入脑入心。”人大代表宣讲员韦斌介绍,2023年以来,共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7场次,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讲30余场次。
“一张板凳”释放代表履职活力。不断丰富拓展民主实践内容,实现代表服务不断线。河西街道向阳社区联络站以“小板凳+服务”履职小单元,结合社区很多老年人和伤残退役军人等行动不便的特点,将高龄年审、军人优待证办理等业务搬进小区和巷道,6000多名居民受益,“小板凳”成了移动办公桌,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一条建议”提升代表履职实效。建立健全沟通协调、领导领办、重点督办等机制,在“提办督评”上形成闭环,依法向社会公开办理进度,提升面商率、满意率和解决率。良江镇十五届至十八届人大代表,20年接力履职,提出“疏浚水利让1000多亩辣椒得到及时灌溉”“从数字产业模式、土地流转整合机制方面,推动村集体和农户共同发展”等建议,实现“点对点”交办,成功打造连片两万亩“椒美田园”辣椒种植基地,带动3000多农户种植辣椒,1200多名农村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全镇30%的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因子。
“一纸选票”彰显代表履职担当。践行“三四五”履职思路,全覆盖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工作。三阶段四环节指导把关,形成了党委重视、人大决定、政府主动的“三轮驱动”工作格局,凸显刚性结果和柔性协商良好结合,以人民民主的方式实现基层善治。目前,全区20个乡镇共计票决出55个2024年度民生实事项目。
文字:韦妮萍
初审:潘 琦
终审:莫祖才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