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州镇人大:依法履职 增强监督实效 推动新时代乡镇人大工作
象州镇人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紧扣人大代表联系服务选民依法履职这一主线,以代表联络站阵地标准化、工作规范化为着力点,指导代表依法履职,推动解决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推进新时代人大工作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力量。2021年以来,象州镇人大共获自治区、市、县各类荣誉表彰10项,为市、县会议提供现场点6次,在市、县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6次。
拓展履职广度,在担当作为上取得“新成效”。一是丰富代表活动形式。积极探索“互联网+人大监督”模式,创新社情民意“码上提”,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设立人大“流动民生议事厅”,充分发挥来宾人大“代表在线”APP平台作用。2023年,各级人大代表通过“代表在线”APP平台共上报意见建议115条,处置率100%,代表满意率100%,云端监督效果明显。例如通过社情民意“码上提”“代表在线”APP解决了梦幻夜门口射灯向地面发射强光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通过人大“代表在线”APP、开展实地调研视察和督办等促进农产品交易中心复工,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线下从走访、视察、调研、督办等方式,充分利用好监督“利器”,当好调研员、监督员、调解员、传承员和宣讲员,为发展蓄力、为群众谋利。二是深化代表主题活动。创新“党建+”品牌,按照“党建+人大+优化营商环境”、“党建+人大+助力市容市貌”等模式,在项目建设、市容市貌等方面发挥人大作用,切实为企业在项目落地、排除安全隐患设立红绿灯、人行道等方面解决问题,助力企业顺利落地发展和市容市貌的提升。如通过代表活动促进增划小汽车停车线3处、设立2处红绿灯解决两处交通安全隐患、建设人行道2处、减速带2处,有效改善营商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同时开展“联系群众访民情”、“志愿服务当先锋”等系列活动,动员和号召驻站各级人大代表立足本岗,切实发挥“参与决策、监督促进、桥梁纽带、模范带头”作用,为经济社会建设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健全履职机制,在推动站点上实现“新提升”。规范阵地建设,畅通代表的履职渠道。象州镇人大搭建好履职平台,为代表履职提供优质环境,让代表有地方“理事”,群众有地方找代表“说事”,畅通代表联系群众渠道,推动全镇各项中心取得好成效。镇人大代表履职活动中心获评为“2022年度全区人大代表工作先进集体”,鸡沙人大代表联络站获评为“全市优秀履职平台”。二是丰富履职阵地建设内容。设立“民生议事厅”,多形式多渠道联系群众。各代表联络站加强履职平台建设,在联络站设立“人大民生议事厅”。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群众需求和议事需要,推行联络站人大“流动民生议事厅”议事,打造了“凉亭议事、小院议事、球场议事、树脚议事、板凳议事、方桌议事”等人大代表议事微平台。例如通过“凉亭议事”,促进建立古才回龙150多亩的大棚蔬菜基地,人大代表积极联系动员农户流转土地及沟通对接上级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签订流转协议,为蔬菜基地的建设贡献人大代表力量,该项目已列入乡村振兴项目库;象州镇人大代表积极投身“甜蜜事业”,通过“球场议事”,古才村委的人大代表们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种植甘蔗200多亩,各个村(社区)县人大代表、党总支部书记带动发展集体经济甘蔗近1000亩,人大代表通过履职平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走村入户搞宣传,主动种蔗带好头,助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群众继续坚持这份甜蜜事业。
规范履职管理,在为民服务上激发“新动力”。一是建立人大代表履职各项制度,促进代表履职尽责。制定了代表联系选民、代表视察、代表述职等制度,用制度管人,明确代表工作内容,推行人大代表十承诺,规范代表履职。二是建立星级联络站评比办法、社情民意“码上提”管理办法、流动民生议事厅议事规则等规章,促进联络站规范开展各项工作。如古才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以加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为抓手,以“汇民意、聚民智、促发展”为目标,创新N项基层实践:乡村振兴人大同行、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古才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荣获2023年度全区人大代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23年获评县级“五星级联络站”。三是建立代表量化考评办法、履职之星评比等办法,激励人大代表创先争优。培育优秀人大代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每年评选人大代表“履职之星”,并积极向上级推荐人大代表评选“履职之星”,2名人大代表获评为县级“履职之星”。四是推进人大信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各联络站每月至少安排1名人大代表参加接访活动,广泛收集民意,助推民生工作得到落实。今年来,代表进站200余人次,接待选民50余人次,收集群众意见32条,化解矛盾15件。
文字:陆桂连
初审:陆桂连
终审:赵月红
编辑:叶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