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民生实事 绘就幸福底色

策划: 来源: 责任编辑: 叶梦莹 作者: 时间: 2024-06-18

民生实事建设是支撑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保障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武宣县黄茆镇人大聚焦“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主线,坚持“项目建设需要什么,人大就着力推动什么”的思路,紧扣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把开展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工作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载体,强化全过程全链条闭环式监督,实现人大代表监督“做一项干成一项”的目标,推动人大“监督效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切实让民生实事“落地有声”。

群策群力,拓宽监督“广度”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黄茆镇人大主席团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切实发挥人大代表专业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将代表履职贯穿民生实事项目监督全过程,全方位开展代表进入网格、代表督事等活动,做到事前介入、群策群力。积极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作用,“线上+线下”多轨并行,寻求民意最大公约数。发动代表通过定期走访、接待选民等形式,广泛收集人民群众关于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的意见建议,强化常态监督。该镇人大每季度听取民生实事项目进度汇报,协助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问题,确保民生实事项目有序推进。“我们希望通过镇人大的监督,推动把民生实事办好、办出实效,让‘民生清单’真正变成‘幸福礼单’。”该镇人大主席团目标清晰。

聚焦实效,强化监督“力度”

民生实事惠及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群众的殷切期盼,一头连着人大代表的履职担当,是人大监督的重点,也是群众关注的焦点。民生实事要落地,人大监督少不了。欲责其效,必尽其方。该镇人大主席团率先示范,积极联系项目,全力做好对接服务,多次组织代表对水利建设、道路硬化、太阳能路灯安装等重点民生实施项目进行视察、调研,督促项目加快建设。

人大代表们坚持“把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的工作方法,密切关注项目进度,聚焦难点堵点,将实地走访调查变成日常,通过全覆盖纳入、全方位监督、全过程督导,推动民生实事项目办实办好,不断厚植人大“为民本色”,擦亮太平“民生底色”,提升群众“幸福成色”,展开了一场人大监督与民生福祉的双向奔赴。“只有确保民生实事不走样、不变形,才能真正惠及群众。‘全链条’式的监督,就很好实现了这个目标。”武宣县人大代表黄礼南说。

立足长远,探索监督“深度”

增强人大监督实效、提高人大监督权威,是黄茆镇人大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黄茆镇人大在重大项目建设的工作中,筛选出推进难度大、涉及问题广、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具体项目作为活动主题,围绕促进项目建设这条主线,紧紧跟踪项目建设每个阶段的要点,盯住不放,坚持跟踪到底,锲而不舍地开展监督,确保监督工作与党委同向、与政府同力、与人民同心、与发展同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2022年开展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至今,黄茆镇人大票决确定的民生实事项目共14件,镇人民政府及镇人大积极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影响,多渠道整合资源推进项目建设,其中10件民生实事项目顺利完成,余下4件为2024年票决确定的项目,目前,黄茆镇各村部分巷道硬化、大浪村大浪屯电灌站优质稻产业基地配套水利建设、黄茆村村屯美化亮化、上额村甘检屯田垌水利渠道硬化4个项目正在筹备实施当中。

“人大代表票决制推动解决了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将‘为民做主’转变为‘由民作主’,人大监督也从‘事后跟进’变成‘全程参与’。”镇人大主席廖桂华表示,黄茆镇人大将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创新方式方法,确保每一个民生实事项目都顺民心、合民意。下一步,黄茆镇人大将通过相关部门分工督办、代表联络站挂钩督办,组织代表定期集中视察等形式,全方位构建民生实事项目“监督链”,合力“护航”民生实事项目建设;组织主席团成员及代表对项目完成情况和牵头部门履职情况进行满意度“双测评”,让更有韧劲、更有刚性的监督工作来助推民生实事项目,让人民群众收获“满满的幸福”。

文字:覃金芳 

初审:梁仕志

复审:廖桂华 

终审:叶梦莹